[发明专利]一种特种车车控系统硬件通路的在线自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7769.0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0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媛媛;张士军;李博;宋建琦;王忻;吴中华;姜小燕;姜苏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之大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5 | 代理人: | 朱晓蕾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种 车车 系统 硬件 通路 在线 自动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车车控系统硬件通路的在线自动检测方法,特种车车控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具有DO端口、DI端口、AI端口及AO端口,DO端口为开关量输出通路端口,DI端口为开关量输入通路端口,AI端口为模拟量输入通路端口,AO端口为模拟量输出通路端口;该在线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开关量输出通路检测步骤、开关量输入通路检测步骤及模拟量输入输出通路检测步骤。本发明能够有效检测特种车车控系统硬件通路正常与否,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检测速度快等突出优点,提高了车控系统硬件通路的自动测试性,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对排故人员的技能要求,排故人员只需按照说明操作即可,而无需对系统硬件非常熟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车的信息化控制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本发明为一种特种车车控系统硬件通路的在线自动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特种车产品的批量越来越大,在广大用户的使用过程中,特种车产品所暴露的硬件故障也相对增加。为了实现特种车车控系统硬件故障的迅速检测、保证各硬件通路工作正常,常规的检测方法是:利用测试工具逐一排查各通路上各硬件节点相应的电压、电流值,用以判断各硬件通路是否工作正常。
但是,常规的检测方法对排故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排故人员必须对系统硬件的熟知度非常高后才能进行硬件通路检测,一般的操作人员无法进行故障排查;而且上述常规的方法还存在且耗时耗力、测试便捷性较差等问题。
因此,在降低对排故人员技能要求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提高特种车车控系统硬件通路检测的便捷性,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车控系统硬件通路检测方法存在的耗时耗力、测试便捷性差、对排故人员的技能要求高等问题,本发明创新提出了一种特种车车控系统硬件通路的在线自动检测方法,无需任何硬件工装和硬件测试工具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车控系统硬件通路的检测,本发明可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以完成车控系统硬件通路的测试。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车车控系统硬件通路的在线自动检测方法,所述特种车车控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DO端口、DI端口、AI端口以及AO端口,所述DO端口为开关量输出通路端口,所述DI端口为开关量输入通路端口,所述AI端口为模拟量输入通路端口,所述AO端口为模拟量输出通路端口;该在线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开关量输出通路检测步骤:使各个DO端口依次地输出高电平,判断开关量输出通路状态指示灯的第一状态;经过第一时长后,使所述各个DO端口依次地输出低电平,判断开关量输出通路状态指示灯的第二状态;再使所有DO端口同时输出高电平,判断开关量输出通路状态指示灯的第三状态;再经过第二时长后,使所有DO端口同时输出低电平,判断开关量输出通路状态指示灯的第四状态;如果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三状态均为灯亮,且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均为灯灭,则开关量输出通路工作正常;其中,所述开关量输出通路状态指示灯与开关量输出通路上的执行结构连接;
开关量输入通路检测步骤:循环采集DI端口信号,在该DI端口信号为高电平时向与该DI端口对应的DO端口输出高电平,判断开关量输入通路状态指示灯的第五状态及判断与所述开关量输入通路对应的开关量输出通路状态指示灯的第六状态;如果所述第五状态和所述第六状态均为灯亮,则开关量输入通路工作正常;其中,所述开关量输入通路状态指示灯与开关量输入通路上的传感器连接;
模拟量输入输出通路检测步骤:使AO端口输出第一模拟电流信号,并令所述第一模拟电流信号通过电流型设备后传回AI端口,采集所述AI端口的第二模拟电流信号,如果第一模拟电流信号与第二模拟电流信号的电流差值小于预设电流值,则向所述DO端口输出高电平;判断开关量输出通路状态指示灯的第七状态;如果所述第七状态为灯亮,则模拟量输入输出通路工作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7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