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不飞行瓢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9069.5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1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杰;马中正;王丹;刘小侠;尹梅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C12N15/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瓢虫 基因干扰 飞行 纳米载体 培育 饲喂 表面活性助剂 关键基因 潜在的 渗透法 滴加 喷雾 体壁 成功率 天敌 耗时 浸泡 注射 发育 释放 防治 生态 应用 | ||
1.一种培育不飞行瓢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因干扰的方法,干扰瓢虫翅发育关键基因vestigial或ultrabithorax的表达,培育不飞行瓢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干扰的方法为注射dsRN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dsRNA合成试剂盒合成瓢虫vestigial基因的dsRNA或ultrabithorax基因的dsRNA;
S2、对瓢虫幼虫注射vestigial基因的dsRNA或ultrabithorax基因的dsRN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vestigial基因的dsRNA和ultrabithorax基因的dsRNA的注射量分别为10-100ng;所述瓢虫幼虫为4龄第1天的幼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干扰的方法为饲喂dsRNA/纳米载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dsRNA合成试剂盒合成瓢虫vestigial基因的dsRNA或ultrabithorax基因的dsRNA;
S2、将Vestigial基因的dsRNA或ultrabithorax基因的dsRNA与纳米载体溶液混合得到dsRNA/纳米载体,随后将dsRNA/纳米载体与人工饲料混匀得到瓢虫饲料;
S3、采用瓢虫饲料饲喂瓢虫幼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vestigial基因的dsRNA和ultrabithorax基因的dsRNA与纳米载体溶液的电荷比为1:8-8:1,优选为1:1;所述dsRNA/纳米载体与所述人工饲料的体积比为1:5-1:20,优选为1: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饲喂阶段为瓢虫的整个幼虫阶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干扰的方法为将dsRNA/纳米载体/表面活性助剂浸泡、喷雾或滴加到瓢虫体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dsRNA合成试剂盒合成瓢虫vestigial基因的dsRNA或ultrabithorax基因的dsRNA;
S2、将vestigial基因的dsRNA或ultrabithorax基因的dsRNA,与纳米载体溶液和表面活性助剂混合,得到复合体药液;
S3、将复合体药液浸泡、喷雾或滴加到瓢虫体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vestigial基因的dsRNA和ultrabithorax基因的dsRNA与纳米载体溶液的电荷比为1:8-8:1,优选为1:1;所述表面活性助剂在所述复合体药液中所占的体积比例为4.5-18%,优选为10%。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载体为内部具有空腔结构,且表面携带正电荷的纳米载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载体为具有高密度亲水性官能团的纳米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90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蛋鸡白冠病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废菌包养殖蚯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