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9904.5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1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居仁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金久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4 | 分类号: | C04B26/14;C08G59/22;C08G59/24;C08G59/50;B29C67/24;B29K509/06;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214186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单体 制备 改性胺类固化剂 改性环氧树脂 树脂混凝土 胶粘剂 原料组成 改性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二元醇二缩水甘油醚 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 芳香族二胺 缩水甘油醚 脂环族二胺 冷却脱模 填料组成 原料配制 混合物 单元醇 耐水性 疏油性 脂肪胺 倒模 石粉 叔胺 脱模 咪唑 石子 混凝土 | ||
1.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是由5-12重量份的胶粘剂、0.1-3重量份的氟单体、85-95重量份的填料配制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胶粘剂是由10重量份的改性环氧树脂和3重量份的改性胺类固化剂配制组成的混合物,填料为石子和石粉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的改性环氧树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组成: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60-70份、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5-20份、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5-10份、二元醇二缩水甘油醚1-12份、单元醇缩水甘油醚5-10份;所述的改性胺类固化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组成:脂环族二胺30-60份、芳香族二胺15-25份、脂肪胺20-40份、叔胺或液体咪唑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单体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五者中的任何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元醇二缩水甘油醚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五者中的任何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醇缩水甘油醚是苄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辛基缩水甘油醚、C12-14醇缩水甘油醚六者中的任何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环族二胺是环己二甲胺、环己二胺、二胺基二环己烷甲烷、异佛尔酮二胺四者中的任何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二胺是间苯二甲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间苯二胺三者中的任何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胺是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五乙烯六胺、多乙烯多胺、丙二胺、己二胺、聚醚胺八者中的任何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叔胺是三乙胺、苄基二甲胺两者中的任何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咪唑是1-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三者中的任何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氟单体改性的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花岗岩或玄武岩作为填料,按照粒径范围分为五个级别:7-12mm的石子、3-5mm的石子、1-3mm的石子、0.1-1mm的石子、小于0.037mm的石粉,上述五个级别的填料的重量份依次分别为51-53重量份、5-7重量份、15-17重量份、5-7重量份、11-13重量份,分别称量后加入搅拌机内预混合均匀备用;
B、将改性环氧树脂所对应的原料按照对应的配比称量后加入混料罐,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将改性胺类固化剂所对应的原料按照对应的配比称量后加入混料罐,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C、将氟单体与工序B中得到的改性环氧树脂和改性胺类固化剂在常温下按对应的配比搅拌混合,再按对应的配比加入工序A中预混合的填料,在真空状态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混合物;
D、将工序C得到的混合物浇铸到放置在振动台上的模具内,振动10-30分钟,然后在72-75℃温度下固化12小时;
E、将工序D得到的模具内的固化物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待模具温度降至35-45℃时,脱去模具,即得到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金久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金久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99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