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点位置调整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1857.8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0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付雪强;孙志刚;邓志伟;厚姝雅;宫庆;李青红;刘传水;李建一;于振宁;李建明;娄刚;崔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置 调整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点位置调整系统与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主控系统、调节装置。其中,第一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待焊接钢管的第一偏移量;第二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二待焊接钢管的第二偏移量。主控系统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获取第一待焊接钢管与第二待焊接钢管的接触点的偏移量,并根据接触点的偏移量,向调节装置发出调节指令。调节装置与焊接装置连接,用于根据调节指令使焊接装置对准偏移后的接触点。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焊点位置调整系统与方法,能够使焊接过程中焊点位置始终对准待焊接钢管的接触点,使焊接效果较好。且调整过程自动控制,既能节省劳动力,又能避免手动调整的不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点位置调整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在焊接相接触的两个钢管时,当焊点位于两个钢管的接触点时,能实现较好的焊接效果。焊接过程中,钢管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偏移,使接触点的位置发生偏移。因此,有必要实时调整焊点位置使其对准钢管的接触点。
现有技术通过人工目测钢管的偏移,手动调整焊点位置,使焊点始终调整对准钢管的接触点。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人工调整劳动强度大,且手动调整会发生晃动使调整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点位置调整系统与方法,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焊点位置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主控系统、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待焊接钢管的第一偏移量;
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二待焊接钢管的第二偏移量;
所述主控系统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一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待焊接钢管与所述第二待焊接钢管的接触点的偏移量,并根据所述接触点的偏移量,向所述调节装置发出调节指令;
所述调节装置与焊接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调节指令使所述焊接装置对准偏移后的接触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位移传感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机构;
所述电机与所述主控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还与所述焊接装置连接,用于移动所述焊接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杠、固定套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
所述丝杠上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装有螺母,且所述螺母的外缘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所述丝杠与所述焊接装置连接,用于使所述焊接装置随所述丝杠进行平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装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直齿条;
所述直齿条与所述焊接装置连接,用于使所述焊接装置随所述直齿条进行平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系统电性连接的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偏移量、所述第二偏移量、所述接触点的偏移量。
第二方面,提供了利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进行焊点位置调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器测量第一待焊接钢管的第一偏移量;
利用所述第二传感器测量第二待焊接钢管的第二偏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18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阵式工业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基于视觉伺服的箱型钢结构现场全位置焊接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