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碳酸酐酶及构建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1910.4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徐霞;陈金瑞;马亮;魏先文;张楷;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15/7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酐酶 构建 高活性碳 天冬氨酸 突变 催化转化 分离纯化 高温条件 目的基因 突变位点 转化效率 甘氨酸 捕集 残基 复性 酶活 应用 蛋白 分析 | ||
1.一种高活性碳酸酐酶,其特征在于,将Bacillus Clausii的碳酸酐酶的29位天冬氨酸、233位甘氨酸和83位天冬氨酸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进行突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活性碳酸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29位天冬氨酸由谷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或苏氨酸中的一种取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活性碳酸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233位甘氨酸由组氨酸、丝氨酸、色氨酸、赖氨酸或精氨酸中的一种取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活性碳酸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83位天冬氨酸由谷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或苏氨酸中的一种取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活性碳酸酐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酐酶应用于CO2的水合可逆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活性碳酸酐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Bacillus Clausii的碳酸酐酶进行突变;
步骤2:获得目的基因;
步骤3: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
步骤4:扩大培养所述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加入IPTG诱导表达,收集所述大肠杆菌BL21并裂解,获取裂解液和沉淀,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
步骤5:使用镍柱分离表达所述融合蛋白,凝胶过滤纯化,用盐酸胍对所述融合蛋白进行复性;
步骤6:检测碳酸酐酶的酶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活性碳酸酐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对所述Bacillus Clausii的碳酸酐酶的29位天冬氨酸、233位的甘氨酸和83位天冬氨酸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进行突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活性碳酸酐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根据目的基因设计引物后,从所述Bacillus Clausii细胞中提取RNA,反转录得到cDNA,再利用所述引物进行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扩增分离得到目的基因。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活性碳酸酐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目的基因连接至克隆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提取质粒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并鉴定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活性碳酸酐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盐酸胍的浓度为0.3mol/L~0.6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19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