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Thermo UPLC-I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测定郁金含药血清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73021.1 申请日: 2018-02-14
公开(公告)号: CN108562662A 公开(公告)日: 2018-09-21
发明(设计)人: 李洪梅;吴宏伟;孙建辉;霍海如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14;G01N30/7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70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含药血清 郁金 药代动力学 水煎液 申请 分析 研究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用Thermo UPLC‑I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分析郁金水煎液含药血清的方法。本申请采用Thermo UPLC‑I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分析手了郁金含药血清中的化学成分为下一步研究药代动力学打下基础。

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用UPLC-L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测定郁金提取物含药血清的方法,属于中药分析测定领域。

背景技术:

郁金药用植物来源较多,且药用部位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变化。《新修本草》曰“此药苗似姜黄,花白质红,末秋出茎心,无实。根赤黄。取四畔子根,去皮,火干之。生蜀地及西戎……岭南者有实,似小豆范,不堪淡。”《本中国中医科学院二八级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草蒙签》载“色赤兼黄,生蜀地者胜。体圆有节,类蝉肚者真。”《本草纲目》亦云“其苗似姜,其根大小如指头,长者寸许,体圆有横纹如蝉腹状,外黄内赤。”从上述形态特征的描述可推断明代以前郁金的来源是植物姜黄的侧生根茎,而非今之块根。大约明末清初时,郁金的药用部位由根茎向块根改变,如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云“郁金,其生蜀地者为川郁金,以根如蝗螂肚者为真。其用以染黄者为姜黄”。《中国药典》2005年版时一部收载,郁金是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获术或蓬羲术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杜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性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癖、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之功。主要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痈发狂、黄疽、尿赤等症。

发明内容:

我们在前期研究郁金的药性过程中,已经得出:郁金水提物表现为性寒,郁金醇提物均表现为性温;郁金提取物的寒温差异与其姜黄素含量有一定正相关性。为了进一步研究郁金的寒性的物质基础,客观,准确,需要对郁金水提物含药血清中的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在上述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一种分析郁金含药血清的方法。具体为: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用UPLC-LTQ-Orbitrap分析郁金提取物含药血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待测样品(郁金含药血清),进行前处理,采用UPLC-LTQ-Orbitrap进行分析,鉴定出含药血清中的组分为Curcumin(姜黄素)、Dihydrocurcumin(双氢姜黄素)、5-Hydroxy-1,7-bis(4-hydroxyphenyl)-3-heptanone(5-羟基-1,7-双(4-羟基苯基)-3-庚酮)。

本申请采用UPLC-LTQ-Orbitrap分析郁金提取物含药血清的方法中的郁金提取物含药血清样品为:将郁金提取物灌胃给予大鼠,连续给药16天,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收集血清。其中郁金提取物制备方法为:取郁金,粉碎,过40目筛,加10倍量水,先浸泡0.5h,煎煮2次,每次45min,滤过,合并水煎液,浓缩至40ml,即得。

本申请采用UPLC-LTQ-Orbitrap分析郁金提取物含药血清的方法中,待测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为:取郁金含药血清200μL,加入色谱甲醇1300μL,充分震荡20秒,进行蛋白沉淀,离心(12000r/min,10min),氮气吹干,加甲醇120μL,离心(12000r/min,15秒),取上清液即得。

本申请采用UPLC-LTQ-Orbitrap分析郁金提取物含药血清的方法中,色谱条件为:色谱条件: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Syncronic(C18,100mm×2.1mm,1.7μm),流动相:A为含有0.1%甲酸(体积百分比)的甲醇,B为含有0.1%冰醋酸(体积百分比)的水,梯度洗脱程序:0-20min,10%A,90%B;15-20min,100%A,0%B;20-25min,30%A,70%B。流速0.30mL/min,柱温:55℃,进样量:1.5μL,检测波长:265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30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