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起落架支架的高效高精夹具及其装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3971.4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0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盼;汤云;顾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昌星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组件 辅助定位件 固定组件 夹具 飞机起落架 螺栓 夹具底板 涨紧芯轴 涨紧块 涨紧 支架 装夹 定位板固定 定位支撑柱 钢珠 定位螺杆 定位装夹 活动螺杆 无头螺栓 定位板 定位块 定位轴 高效性 燕尾座 颈部 可调 前部 压紧 燕尾 中压 配合 削弱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起落架支架的高效高精夹具,包括夹具底板、固定组件、压紧组件、辅助定位件,所述夹具底板包括前部、颈部、后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燕尾座、燕尾定位块、定位轴、定位板、涨紧芯轴、涨紧块、涨紧螺栓、无头螺栓;所述定位板固定于后部,所述涨紧块、涨紧螺栓分别与涨紧芯轴的外部和内部配合;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前压紧组件、中压紧组件、后压紧组件,分别对工件的前、中、后部进行压紧;所述辅助定位件包括可调高度并位于工件下方的动向钢珠定位螺杆、定位支撑柱、前活动螺杆。本发明的固定组件、压紧组件、辅助定位件的有序配合使装夹操作条理清楚、误差大大削弱,提高了定位装夹精度和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支架的高效高精夹具及其装夹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起落架支架为飞机起落架上的一个重要零件,通常以上防扭支架和下防扭支架配合使用。上防扭支架上端和减震支柱外筒铰接,下防扭支架上端和减震支柱内筒铰接,上、下防扭支架也铰接在一起。三个铰链轴平行,且和减震支柱垂直,使得减震支柱的内筒和外筒能够伸缩运动,却不能相对转动。因为防扭支架的功能就是飞机起飞和着陆时,防止减震支柱的内筒和外筒出现相对转动。
防扭支架的大概轮廓为三角形,如附图图1、图2所示。但不同的飞机型号其起落架外形结构有所区别。
此产品为上下对称,左右不对称结构。三角区域有三个通孔,其中两个孔为同轴孔,其轴线与第三个孔轴线相互平行,并有一定的位置公差要求。三角架主体中间上下两面分别有凹型减轻结构。
此件加工工艺为:
下料、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检验。
其中粗加工加工工艺较为成熟。但受热处理变形因素的影响,精加工存在加工工件硬度高(HRC42~45)、尺寸不稳定,加工难度大、加工效率低等难点。
本发明主要通过高效高精度的夹具设计来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产品加工稳定性,提升装夹效率,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飞机起落架支架的高效高精夹具,其精度较高、便于现场工人装夹、提高产品质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一种飞机起落架支架的高效高精夹具,用于装夹飞机起落架支架工件,包括夹具底板、固定组件、压紧组件、辅助定位件,所述夹具底板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部、颈部和宽于前部的后部;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燕尾座、燕尾定位块、定位轴、定位板、涨紧芯轴、涨紧块、涨紧螺栓、无头螺栓,所述燕尾座固定于前部,燕尾定位块与燕尾座配合,燕尾定位块上部设置的定位轴配合工件的通孔;所述定位板竖立地固定于后部的左右两侧,定位板开有定位板孔,所述涨紧芯轴可穿接定位板孔和工件的通孔,所述涨紧块、涨紧螺栓分别与涨紧芯轴的外部和内部配合,所述无头螺栓拧入定位板的螺孔且位于工件的通孔后侧;
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前压紧组件、后压紧组件、中压紧组件,所述前压紧组件包括前压板、压紧螺栓、固定螺栓、前支撑柱,所述前支撑柱在前部的燕尾座后方分布一对,所述前压板一端与一个前支撑柱上部铰接,另一端穿接压紧螺栓且压紧螺栓与另一个前支撑柱内部配合,所述固定螺栓穿接于前压板中部并向下顶住工件;所述后压紧组件具有一对,包括侧压头、侧压板、侧压螺栓、后支撑柱,所述后支撑柱固定于定位板内侧,侧压头位于侧压板靠向工件一侧,侧压螺栓穿接侧压板、配合于定位板,并可调节侧压板与定位板的距离;所述中压紧组件具有一对,包括锁紧螺杆、支撑螺杆、中压板,所述锁紧螺杆、支撑螺杆下端固定于颈部,所述中压板以螺栓连接于锁紧螺杆,中压板两端分别位于支撑螺杆、工件上方;
所述辅助定位件包括可调高度的动向钢珠定位螺杆、定位支撑柱、前活动螺杆,所述动向钢珠定位螺杆位于后部的定位板内侧,并在工件下方;所述定位支撑柱位于中压紧组件内侧并在工件下方;所述前活动螺杆位于燕尾座上并在工件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昌星模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昌星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39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活塞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缸盖分中定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