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集成散热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1910.2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7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民;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嘉和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2 | 分类号: | F28D1/02;B01D53/26;B01D53/28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网箱 冷凝器 颗粒物 氯化钙 迎风面 水份 集成散热模块 汽车 汽车动力系统 快速吸收 散热效率 散热 吸水 蒸干 填充 行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集成散热模块。该装置包括对汽车动力系统散热的散热器,在散热器的迎风面一侧设有第一网箱,所述第一网箱内填装有极易吸水的氯化钙颗粒物,在第一网箱的迎风面一侧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迎风面一侧设有填充有氯化钙颗粒物的第二网箱。由于第一网箱以及第二网箱内氯化钙颗粒物的存在,氯化钙颗粒物能够快速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汽车在行驶时,气流可以将水份吹到散热器和冷凝器上,高温的散热器和冷凝器可以快速蒸干水份,从而提高散热器和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集成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系统的散热部件至少有水箱、冷凝器、油冷器、中冷器等,冷却形式采用机械电子扇送风冷却的形式,汽车整车配套都是单一分散地进行采购,各散热部件在装车时必需逐个进行安装,这种采购及安装形式,增加了采购成本和安装工序,汽车车体设计要求预留一定的安装空间,散热部件间隙大提高了机械送风的送风压力,动力需求增加了,散热效果差。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车用多介质模块化集成冷却机组,其申请号为200720060551.2,申请日为2007.12.1,授权公告号为CN201161545Y,授权公告日2008.12.10,该装置包括有散热器、安装框架和电子扇,安装框架上安装有至少包含有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水箱、空气中冷器、油冷器四种类型的分别应用不同冷却介质的散热器,各个散热器都设置有进、出接口用于与服务系统连接,安装框架上则设置有安放各个散热器进、出接口的位置,在安装框架侧面还配装安装盖板,安装盖板上安装有电子扇。其不足之处在于:正常情况下散热器芯体上的孔隙越小,孔越密集,散热效果越好,但是将散热效果优越的单体冷凝器或油冷器或中冷器与散热器芯体前后重叠设置,前侧单体可以通过孔隙中的空气将热量带走,而热风再次进入后侧的散热器芯体,热空气难以将散热器芯体中的热量快速带走,因此影响汽车工作性能,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散热更加高效的汽车散热模块。
一种汽车集成散热模块,包括对汽车动力系统散热的散热器,在散热器的迎风面一侧设有第一网箱,所述第一网箱内填装有极易吸水的氯化钙颗粒物,在第一网箱的迎风面一侧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迎风面一侧设有填充有氯化钙颗粒物的第二网箱。
本发明工作时,第一网箱以及第二网箱内的氯化钙颗粒物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汽车行驶时,气流穿过第二网箱,将第二网箱内氯化钙颗粒物吸收的水份吹进冷凝器,冷凝器上的高温将水份蒸发掉,水份在蒸发过程中将冷凝器上的热量带走,经过冷凝器的空气穿过第一网箱,将第一网箱内氯化钙颗粒物吸收的水份吹进散热器,散热器上的高温将水份蒸发掉,水份在蒸发过程中将散热器上的热量带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第一网箱以及第二网箱内氯化钙颗粒物的存在,氯化钙颗粒物能够快速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汽车在行驶时,气流可以将水份吹到散热器和冷凝器上,高温的散热器和冷凝器可以快速蒸干水份,从而提高散热器和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所述散热器与冷凝器表面均覆盖有硅胶,所述硅胶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将散热器和冷凝器上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硅胶具有超高的导热系数,因此极容易将散热器和冷凝器中的热量传出,而且硅胶具有易吸水,将空气中的水份吸到硅胶上,高温的散热器和高温的冷凝器将硅胶上的水份蒸干,水份蒸干的过程将散热器和冷凝器上的热量带走。
在第二网箱的迎风面一侧设有并排的中冷器和油冷器。中冷器、油冷器、冷凝器以及散热器集中设置在一起,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便于散热。
所述中冷器和油冷器表面均覆盖有硅胶。硅胶具有超高的导热系数,因此极容易将中冷器和油冷器中的热量传出,而且硅胶具有易吸水,将空气中的水份吸到硅胶上,高温的中冷器和高温的油冷器将硅胶上的水份蒸干,水份蒸干的过程将中冷器和油冷器上的热量带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嘉和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嘉和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1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水降温回收装置
- 下一篇:新型结构水冷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