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的新型压铸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5791.8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光;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50;C22C38/42;C22C38/52;C22C38/44;C22C38/46;C22C38/06;C21D8/00;C22B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模具 退火 耐腐蚀 机械性能 冶金技术领域 断裂韧性KIC 质量百分比 电渣重熔 合金元素 制备过程 淬火 固溶 回火 连铸 转炉 制备 锻造 | ||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腐蚀的新型压铸模具钢,压铸模具钢的化学成分中各主要合金元素及质量百分比为:C 0.1~0.25%,Si 0.3~0.55%,Mn 0.2~0.55%,Ti 0.5~1%,Cr 6~7.8%,Ni 0.1~0.2%,Cu 0.3~0.5%,Co 0.3~0.5%,Mo 0.6~1%,V 0.1~0.15%,Al 0.2~0.5%,P 0.03%,S 0.03%,Yb 0.05~0.1%,Lu 0.05~0.1%,余量为Fe,制备过程如下:转炉及LF炉精炼、RH真空处理、连铸、电渣重熔、固溶及退火、等向锻造、退火和淬火及回火,最终制得压铸模具钢,该压铸模具钢机械性能达到:抗拉强度Rm≥1850Mpa,Aku≥70J,断裂韧性KIC≥45MN·m‑3/2。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腐蚀的新型压铸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铝合金压铸模的压铸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主要在高温高载荷条件下工作,为了满足热作模具的使用,热作模具钢应具有要有较高的耐高温和耐腐蚀能力、较高的高温强度和韧性、较好的耐磨性能、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优良的耐热疲劳性和导热性等。由于钢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钢的成分及加工工艺,因此需要开发新的合金钢来满足热作模具钢的使用要求。
压铸时,熔融金属在高压作用下被压入金属模腔,凝固后形成各种形状的铸件。压铸模受到的压力在45~100Mpa左右,型腔的充型时间一般在0.1s或更短。模腔表面受到高温金属液的反复冲刷,模具工作面往往发生焊合或熔损而发生失效。常用的Al-Si-Cu合金的持压时间在30s左右,浇注温度一般控制在640~680℃,压铸模具在此温度下,硬度和强度会大大降低。
很多压铸模具钢(如H13等)由于对耐高温铝液的腐蚀能力不足,导致压铸模具过早失效,目前,我国压铸模失效中,有近90%是由于铝熔体腐蚀造成的,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耐铝腐蚀更高的模具钢材料,以满足压铸工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压铸模具钢对高温铝液的耐腐蚀能力差,导致压铸模具过早失效,减少压铸模具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耐腐蚀的新型压铸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压铸模具钢具有配比优化、钢质纯净、组织均匀、红硬性高、高强度、强韧性、抗回火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热作模具钢,通过该热作模具钢制备的压铸模具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蚀的新型压铸模具钢,压铸模具钢的化学成分中各主要合金元素及质量百分比为:C 0.1~0.25%,Si 0.3~0.55%,Mn 0.2~0.55%,Ti 0.5~1%,Cr 6~7.8%,Ni 0.1~0.2%,Cu 0.3~0.5%,Co 0.3~0.5%,Mo0.6~1%,V 0.1~0.15%,Al 0.2~0.5%,P 0.03%,S 0.03%,Yb 0.05~0.1%,Lu 0.05~0.1%,余量为Fe。
优选的,压铸模具钢的化学成分中各主要合金元素及质量百分比为:C 0.25%,Si0.55%,Mn 0.55%,Ti 1%,Cr 7.8%,Ni 0.2%,Cu 0.5%,Co 0.5%,Mo 1%,V 0.15%,Al 0.5%,P 0.03%,S 0.03%,Yb 0.1%,Lu 0.1%,余量为Fe。
优选的,压铸模具钢的化学成分中各主要合金元素及质量百分比为:C 0.1%,Si0.3%,Mn 0.2%,Ti 0.5%,Cr 6%,Ni 0.1%,Cu 0.3%,Co 0.3%,Mo 0.6%,V 0.1%,Al0.2%,P 0.03%,S 0.03%,Yb 0.05%,Lu 0.05%,余量为F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5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