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泉城珍珠绿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7691.9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5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秦宗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宗飚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茶生产工艺 珍珠 温度设定 茶叶加工技术 时间设置 温度设置 炒茶机 曲毫机 揉捻机 提香机 珍珠状 本品 出料 反转 揉捻 杀青 上盖 水份 摊凉 提香 芽叶 足干 做青 做形 绿茶 香气 加压 泉水 茶叶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泉城珍珠绿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做青;(2)杀青;(3)揉捻:采用揉捻机,摇上盖后不加压空揉5‑10分钟,确保芽叶完整;(4)二青:采用炒茶机,温度设定到160‑180℃,原料达到8成干,水份控制为20‑25%时,反转出料;(5)做形:采用多功能曲毫机,将温度设定到75‑80℃,炒制成珍珠状;(6)干燥:包括初干和足干;(6)低温提香:采用自动提香机,温度设置为65℃,时间设置为4小时,出茶后需尽快摊凉。本发明使得泉城绿茶具有珍珠外形;并且使得本品具有独特的香气和滋味;本工艺将茶叶文化和泉水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泉城珍珠绿茶生产工艺。
(二)背景技术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而被称为“泉城”,也培养了人们以泉水泡茶的爱好;济南所产的茶叶较于其他地方的茶叶具有生长期长、叶片厚的特点。目前,国内圆形绿茶的加工工艺多采用安徽的涌溪火青的加工工艺进行,参照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506—2011《涌溪火青》所记载的工艺进行,包括:鲜叶--杀青--揉捻--抖头坯--复揉--炒二坯--摊放--掰老锅--分筛;然而,采用安徽的涌溪火青的加工工艺是不能外形像珍珠一样圆润的茶叶,其形状像“8”字形;而且济南茶叶的鲜叶叶片厚,一次杀青很难杀透,成品茶的香气、滋味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口感。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泉城珍珠绿茶生产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泉城珍珠绿茶生产工艺,包括做青→杀青→揉捻→二青→做形→干燥→低温提香;
通过增加做青、二青、低温提香等新创工艺,生产出满足济南消费者口感、又有独特外形的泉城珍珠绿茶;
包括以下步骤:
(1)做青:做青是茶叶炒制前鲜叶处理,包括晾晒和摊放,将鲜叶均匀摊放在竹匾上,晾晒30-40分钟,15-20分钟时翻动一遍,然后将鲜叶薄薄地、均匀地摊放在竹匾上,并将竹匾放到摊凉架上,将摊凉架放置到空气流通处,或用电扇均匀地吹摊凉架;每间隔2小时,要将鲜叶均匀的翻动一遍;鲜叶摊放时间不低于5个小时,鲜叶处理到柔软有弹性时,才可以杀青;
(2)杀青:杀青是通过热能杀死茶叶中的活性酶、散失青草气和水分,保证绿茶的香气和颜色,是绿茶香气形成的关键环节。杀青的原则是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青要求是杀匀、杀透;不能出现焦边,不能有杀不透的青张叶;具体采用杀青机杀青,设置温度200-240℃;
(3)揉捻:揉捻是通过揉捻机将杀青叶揉成卷曲的条形,一是破坏叶片的保护膜,便于茶汁浸泡出来,二是达到初步成形的目的;采用揉捻机,摇上盖后不加压空揉5-10分钟,确保芽叶完整;
(4)二青:二青是指第二次杀青,是根据济南茶叶片厚不容易杀透的特点特别设计的,用炒茶机来完成;采用炒茶机,温度设定到160-180℃,原料达到8成干,水份控制为20-25%时,反转出料;
(5)做形:做形是通过曲毫机完成泉城珍珠的外形加工;采用多功能曲毫机,将温度设定到75-80℃,炒制成珍珠状;
(6)干燥:包括初干和足干,初干时水分控制在10-12%,手捻成细小颗粒,然后摊凉回潮;足干时水分控制在6-7%,手捻成粉末状;
(7)低温提香:低温提香目的是提高茶叶香气纯度和浓度,保证干茶的色泽;通过自动提香机来完成;采用自动提香机,温度设置为65℃,时间设置为4小时,出茶后需尽快摊凉。
其中,步骤(1)包括:
(1)鲜叶收购后,将鲜叶均匀摊放在竹匾上,晾晒30—40分钟,15—20分钟时翻动一遍;然后再进入车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宗飚,未经秦宗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7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