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8343.3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哲;张腾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王卫忠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系统 任务处理 任务指令 存储介质 电子设备 计算机技术领域 客户端系统 返回结果 黑盒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客户端系统的任务指令,所述任务指令对象为应用系统;控制黑盒系统根据所述任务指令在所述应用系统中执行对应任务;获取所述应用系统中的返回结果。本公开可以提高不同应用系统间任务处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任务处理方法、任务处理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企业级管理系统应用中,大多通过多个系统实现项目或者是任务的统一管理。多个系统例如可以为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讯系统)、任务协作系统以及KM(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系统)。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讯系统)、任务协作系统以及KM(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系统)进行项目管理。具体而言,一般使用IM即时通讯系统作为沟通工具,使用任务协作系统作为需求任务管理工具,使用KM知识管理系统作为组织知识积累。举例而言,在跨职能团队使用三个系统实现任务管理协作过程中,团队中的任何人都可以独立使用IM沟通产生任务需求。例如任务被指派人可以自行记录任务,并做处理;或者是任务指派人切换到任务协作系统,提交任务需求,被指派人后续做跟进处理。
但是,由于IM即时通讯系统、任务协作系统以及KM知识管理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即客户端系统与多个应用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指派人在处理任务指令时需切换到不同的系统,操作较为繁琐,效率较低;除此之外,被指派人可能会因为客户端系统内消息较多而遗漏消息,从而影响任务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任务指令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客户端系统的任务指令,所述任务指令对象为应用系统;控制黑盒系统根据所述任务指令在所述应用系统中执行对应任务;获取所述应用系统中的返回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搭建所述黑盒系统建立所述客户端系统与所述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关联。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建立所述客户端系统以及所述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关联包括:通过配置指令文件与数据库,建立所述客户端系统与所述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关联。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黑盒系统根据所述任务指令在所述应用系统中执行对应任务包括:控制所述黑盒系统根据所述客户端系统提交的所述任务指令获取工作流信息;获取所述工作流信息对应的关键标签;触发所述黑盒系统根据所述关键标签向所述应用系统自动提交任务指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工作流信息存在对应任务,则提交指令触发所述黑盒系统自动建单;如果工作流信息不存在对应任务,则通过补充手动输入所述关键标签,提交指令进行自动建单;如果存在未分配任务的所述关键标签,则在下次分配任务时显示所述关键标签以提示是否建单。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工作流信息对应的关键标签包括: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系统的初始化指令时,控制所述黑盒系统返回初始化条件;根据所述初始化条件进行初始化,并在初始化成功时获取所述关键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8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