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电机转子磁钢自动插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2754.X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8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明;陈家乐;叶宵;胡辉;章文强;陈俊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龙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振华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电机 转子 磁钢 自动 插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磁钢自动插入机。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分度装置和磁钢插入装置;所述磁钢插入装置位于所述分度装置的上方;所述磁钢插入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机座;所述第一机座的下部设有呈60度夹角布置的第一盛料槽和第二盛料槽;所述第一盛料槽和所述第二盛料槽的出料端与推料座配合,对应地,推料座上设有与其通过滑动副联接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顶部与连接座固定联接,连接座由设置在第一机座上部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本发明利用具有特定构造的分度装置和磁钢插入装置的协同作用,可以将磁钢自动插入永磁电机转子的孔位内,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电机装配用的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磁钢自动插入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新型电机控制理论和稀土永磁材料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得以迅速的推广应用。与传统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损耗少、效率高、节电效果明显的优点。永磁同步电动机以永磁体提供励磁,使电动机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费用,且省去了容易出问题的集电环和电刷,提高了电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又因无需励磁电流,没有励磁损耗,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因而它是近几年研究较多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电动机。
永磁电机在装配时,需要将已经充磁的磁钢(磁钢)压入到转子上的磁孔内。现有技术中,该过程依靠人工完成,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磁钢自动插入机。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可自动将磁钢插入永磁电机转子的孔位中,从而提高永磁电机装配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永磁电机转子磁钢自动插入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分度装置和磁钢插入装置;所述磁钢插入装置位于所述分度装置的上方;所述分度装置包括基板,基板的上设有分度机构;所述分度机构包括分割器,以及与分割器的输出端联接的分度盘,所述分割器的输入端与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磁钢插入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机座;所述第一机座的下部设有呈60度夹角布置的第一盛料槽和第二盛料槽;所述第一盛料槽的槽内设有第一压块,第一压块与第一无杆气缸连接;所述第二盛料槽的槽内设有第二压块,第二压块与第二无杆气缸连接;所述第一盛料槽和所述第二盛料槽的出料端与推料座配合,对应地,推料座上设有与其通过滑动副联接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顶部与连接座固定联接,连接座由设置在第一机座上部的第一伺服电机通过丝杆传动方式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具有特定构造的分度装置和磁钢插入装置的协同作用,可以将磁钢自动插入永磁电机转子的孔位内,相比传统的手工压入的方式,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作为优化,前述的永磁电机转子磁钢自动插入机中,所述基板通过导轨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基板由第三无杆气缸驱动,可沿机架滑动。将基板设计设计成位置可调,有利于生产线布置,使得操作更加方便、灵活。
作为优化,前述的永磁电机转子磁钢自动插入机中,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第一伺服电机以及第一无杆气缸、第二无杆气缸和第三无杆气缸均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PLC控制系统操作界面。
作为优化,前述的永磁电机转子磁钢自动插入机中,所述机架上设有自动混合滴胶装置;所述自动混合滴胶装置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在分度装置的上方设置滴胶装置起到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作用。
作为优化,前述的永磁电机转子磁钢自动插入机中,所述机架上设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机座和与第二机座通过导轨连接的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由第二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机械手,可以在完成插磁钢后,将电机转子移到下一个工位或通过机械手将电机转子搬运到流水线上,送入下一个工位,有利于实现全线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龙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龙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27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