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排渗管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3366.3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1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峰;钱晓海;汤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道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38;B29C70/54;B29B13/08;B29B17/0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渗管 芯模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排出 去除 制作 干燥处理 工艺设计 红外线灯 技术价格 节约空间 排风装置 使用期限 输送能力 原料处理 原料投入 烘干箱 环保性 浸胶槽 内外壁 芯模轴 放入 铺层 斜角 主机 缠绕 成型 转动 微机 响应 成熟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排渗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挑选原料:选取适量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作为原料,然后去除原料中的杂质;S2、原料处理:将原料放入烘干箱中用红外线灯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原料中的水分,同时配合排风装置将原料排出的水分排出;S3、成型:将处理后的原料投入缠绕主机内,将芯模进行定位,然后将芯模的内外壁清理干净,然后根据铺层工艺设计输入微机参数,浸胶槽随转动的芯模作往复运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丝以一定的斜角相对于芯模轴辅放。与其它制作方法相比,技术价格低廉、节约空间、工艺成熟,不仅能提升排渗管的使用期限,同时也能保证排渗管的输送能力,还具有非常好的环保性,响应国家的号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制作方法,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排渗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排渗管也称玻璃钢排渗管,排渗管以其独具的强耐腐蚀性能、内表面光滑、输送能耗低、使用寿命长(在50年以上)、运输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及综合造价低等诸多优势在石油、电力、化工、造纸、城市给排水、工厂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煤气输送等行业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平衡与保护,各级政府在逐年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结合先进科学技术需要,管材、管件的品种和规格不断丰富,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塑料管发展更快,成为当今投资热点。玻璃钢排渗管就为其中之一。
但是,目前市场上多数的玻璃钢排渗管制作工艺都比较单一,生产出来的玻璃钢排渗管功能性也比较单一,传统的制作方法通常会出现玻璃钢排渗管表面有凹坑和内外壁轴向粗糙的现象,不仅会影响排渗管整体的美观性,也会降低使用效果,虽然排渗管的耐磨性能优异,但是也达不到极好的耐磨性,在使用时间达到一定期限后,也会出现管材内壁磨损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排渗管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排渗管的制作方法,技术价格低廉、节约空间、工艺成熟,不仅能提升排渗管的使用期限,同时也能保证排渗管的输送能力,还具有非常好的环保性,响应国家的号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排渗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挑选原料:选取适量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作为原料,然后去除原料中的杂质;
S2、原料处理:将原料放入烘干箱中用红外线灯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原料中的水分,同时配合排风装置将原料排出的水分排出;
S3、成型:将处理后的原料投入缠绕主机内,将芯模进行定位,然后将芯模的内外壁清理干净,然后根据铺层工艺设计输入微机参数,浸胶槽随转动的芯模作往复运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丝以一定的斜角相对于芯模轴辅放,辅角(即缠绕角)受浸胶槽的移动速度和芯模转速之比控制,浸胶槽的平移运动由计算机化的机电控制,缠绕层数逐渐增加,达到设计的壁厚为止;
S4、固化:缠绕完成后,使用烘干设备对其进行固化处理,采用红外线对其进行加热,同时配合排风装置,使制品中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固化;
S5、脱模:固化完成后,可手工从排渗管中脱出芯模;
S6、涂膜:将排渗管内壁表面涂覆上耐磨涂层胶,然后将涂覆结束后的排渗管放入烘干机内进行加热固化处理,烘干结束即可形成耐磨涂层;
S7、切割:将排渗管输送到切割机处,根据所需长度调整行程开关,管材输送到指定位置时便会自动切割;
S8、检测:将切割好的排渗管用水压机进出测试,来检测排渗管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道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道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3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型伸缩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门板预制体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