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栝楼嫩叶的组培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4125.0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3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席培宇;王济红;蔡国俊;张丽敏;张建利;李安定;龙琴秀;彭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嫩叶 培育 方法 | ||
一种栝楼嫩叶的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外植体抗褐化、消毒处理、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丛生芽诱导分化及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等技术环节。本法是以刚萌发的带叶柄嫩叶为外植体,先后用维C、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消毒的处理方式,降低外植体褐化率和污染率,使外植体初诱导接种成活率达95%;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来吸附和抑制有害物质,达到提高外植体分化率、降低褐变率的效果。本发明首次采用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组合后直接诱导叶片分化愈伤组织,减少先诱导不定芽分化的环节,提高组培育苗效率;采用苗床覆盖小拱棚的方式定植瓶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本方法可为栝楼良种工厂化育苗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的植物再生,进一步而言,涉及栝楼嫩叶的组培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栝楼(
以栝楼顶芽、腋芽、带芽茎段、叶片、块茎幼苗的茎尖和卷须等为外植体选择的研究均有报道,大部分研究表明,带芽茎段是较好的外植体。由于栝楼嫩芽带有绒毛,如果杀菌时间较短,则容易污染,杀菌时间过长,则外植体剪口容易氧化褐变,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导致初诱导不成功是当前栝楼组培育苗技术急需攻克的技术难点之一。大部分研究均采用75%乙醇联合0.1%升汞的植物组织培养常用消毒方法,污染率在5.0%~42.8%;采用5.2%次氯酸钠替代0.1%升汞后,污染率为31.4%;选用75%乙醇联合0.31% 升汞进行外植体消毒,污染率为31%~41%。中国专利申请件CN105191800A《一种栝楼脱毒组培快繁的方法》对腋芽采用42℃热水处理65min后获得脱毒材料,经脱毒炼苗和组织培养后获得脱毒苗,但未对污染率和诱导成活率做具体报道。余慧琳等(2009)将栝楼茎段洗净,切成2cm左右小段,放入高锰酸钾500倍液浸泡40min后,放入新洁尔灭500倍液浸泡30min,再用75%酒精与0.1%升汞或体积比为1∶25的次氯酸钾溶液消毒处理,发现可以减缓外植体的褐化。佟宏霞等(1996)发现,在栝楼初诱导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有利于外植体抗褐化,添加GA会加速外植体褐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4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龟背竹种子组织培养基
- 下一篇:一种甘遂的快速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