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3-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8044.8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华;张飞龙;钱敏帆;肖延铭;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04 | 分类号: | C12P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顾晨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丁酸 制备 巴豆 控制反应体系 生物酶催化剂 硫酸根离子 天冬氨酸酶 氨水调节 碱性条件 浓缩结晶 铵根离子 副产物 高杂质 酶蛋白 镁离子 逆反应 色素 优质产品 底物 菌泥 纳滤 微滤 铵盐 截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3‑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巴豆酸、铵盐为底物,加入含有镁离子的盐,用氨水调节pH,然后加入重组天冬氨酸酶作为生物酶催化剂,在适宜温度和碱性条件下反应,反应后经分离、纯化、结晶,获得R‑3‑氨基丁酸。该方法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铵根离子,控制逆反应并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利用微滤和纳滤截留菌泥、酶蛋白、硫酸根离子以及色素等杂质,通过连续浓缩结晶,获得高手性纯度以及高杂质纯度的优质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天冬氨酸酶催化巴豆酸制备R-3-氨基丁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R-3-氨基丁酸(R-3-aminobutyric acid),CAS:3775-73-3,主要作为医药中间体R-3-氨基丁醇的前体物。R-3-氨基丁醇(R-3-amino-1-butanol),CAS:61477-40-5,是一种用于治疗艾滋病药物度鲁特韦(Dolutegravir)的关键中间体。度鲁特韦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类型I(HIV-1)整合酶抑制药,其化学合成所需原料较多,R-3-氨基丁酸是其重要原料之一。R-3-氨基丁酸的分子结构式如式(I)所示:
R-3-氨基丁酸经一步还原反应即可得到度鲁特韦关键中间体R-3-氨基丁醇。R-3-氨基丁醇的手性纯度决定了后续合成中间体的纯度,因此,对制备高纯度的度鲁特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R-3-氨基丁醇的制备主要还是传统的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拆分法、化学诱导法、手性原料合成法和制备色谱法等。但采用以上方法制备R-3-氨基丁醇易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且收率不高,不利于企业的节能减排。
开发具有高效、低成本的路线合成高纯度的R-3-氨基丁酸是降低度鲁特韦原料药成本,推广其应用范围的关键步骤。相对于化学法,生物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高度选择性、产物纯度高等优点,利用生物酶法催化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案,但目前未见关于生物酶法制备R-3-氨基丁酸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级别的生物酶催化合成R-3-氨基丁酸的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R-3-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以巴豆酸、铵盐为底物,加入含有镁离子的盐,用氨水调节pH;加入重组天冬氨酸酶作为生物酶催化剂,在适宜温度和碱性条件下进行生物酶催化反应,反应后经分离、纯化、结晶,获得R-3-氨基丁酸。
该生物酶催化反应如式(II)所示:
巴豆酸即丁烯酸,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本发明所述R-3-氨基丁酸为反式丁烯酸。在该反应中,氨水作为调节pH的碱性物质,又提供了部分铵根离子,在铵盐的作用下,使得该反应能得到充足的铵根离子,同时在反应过程中,pH控制在碱性条件,进一步保证底物巴豆酸能够完全转化为产物R-3-氨基丁酸。
其中,所述重组天冬氨酸酶的获得方法是:将来源于芽孢杆菌的天冬氨酸酶编码基因进行克隆,获得重组质粒,加入感受态宿主细胞进行转化获得工程菌株;然后依次经发酵培养、细胞破碎处理获得;所述重组质粒的核苷酸序列含有如SEQ ID NO.1所述基因序列。
其中,所述重组天冬氨酸酶的获得方法是:以芽孢杆菌菌液为模板,按照GenBank上公开的芽孢杆菌天冬氨酸酶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随后进行PCR扩增,将PCR扩增片段和载体进行双酶切并纯化,随后按适量的比例将目的片段和载体进行连接构成重组质粒,加入感受态细胞进行转化构成重组菌株,将重组菌株涂布在相应抗性的平板中进行培养。
其中,所述宿主细胞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毕赤酵母的任意一种。大肠杆菌细胞生长繁殖速度快且BL21(DE3)适用于高效表达外源基因,因此优选大肠杆菌作为宿主细胞。所述重组质粒选用包括但不限于pET、pGEX、pMAL的任意一种作为载体,优选pET-28质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8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