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管收卷装置与收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8639.3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2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姚兴磊;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4/74;B65H59/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收卷盘 底板 光电开关组 控制器 收卷装置 收卷 光电检测信号 检测 排线机构 收卷机构 发送 减小 支架 转动控制信号 转动电机 转动信号 电连接 内软管 折叠 拉断 转动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管收卷装置与收卷方法,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收卷机构,收卷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收卷盘和用于驱动收卷盘转动电机;检测机构,设置在收卷盘的径向方向上,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支架和光电开关组,检测检测支架内软管的高度;排线机构,设置在底板上,且排线机构设置在检测机构与收卷盘之间;控制器,电连接于光电开关组,当光电开关组感应到软管时,光电开关组向控制器发送光电检测信号,控制器依据接收到的光电检测信号向发送转动控制信号,以控制收卷盘的转动速度。本发明能够依据检测到的高度向控制器发送转动信号,减小了软管产生折叠或层叠的可能,也减小了软管被拉断的可能,软管收卷装置能够稳定地收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件收卷领域,尤指一种软管收卷装置与收卷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密度小、质量轻、强度高、刚度大、绝缘性优异、着色性好、成型方便等优点,成为20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形状颜色各异的高分子塑料制件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一种趋势。
伴随着高分子材料性能的不断提升、加工工艺的日趋成熟以及成本的不断下降,以高分子材料为原料的热缩套管广泛应用于汽车线束、电子、家电、机械线束等领域,取代了原来的PVC及金属护套产品,成为市场上用途广泛的线束护套产品。随着热缩套管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不但对热缩管相关的配套设备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对热缩套管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通常使用收卷机来对软管进行收卷,软管通过牵引装置牵引后进入收卷机的收卷盘收卷,但由于牵引装置的送进速度固定,而收卷盘收卷过程中,收卷盘的收卷速度始终不能与牵引装置的送进速度相同;当软管的送进速度大于收卷盘的收卷速度时,软管易于产生折叠或层叠;当软管的送进速度小于收卷盘的收卷速度时,软管容易被拉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收卷装置,本发明能够通过检测机构检测到软管的高度,并依据检测到的高度向控制器发送转动信号,减小了软管产生折叠或层叠的可能,也减小了软管被拉断的可能,软管收卷装置能够稳定地收卷。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软管收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收卷盘和用于驱动所述收卷盘转动电机;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收卷盘的径向方向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支架和光电开关组,检测所述检测支架内所述软管的高度;排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排线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收卷盘之间;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光电开关组,当所述光电开关组感应到所述软管时,所述光电开关组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光电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器依据接收到的所述光电检测信号向发送转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收卷盘的转动速度。
本技术方案中,牵引装置能够将软管从较高的位置引入收卷装置,检测结构能够检测到收卷时软管位于检测支架内的高度,当收卷盘的速度较大时,软管能够快速地被收入收卷盘内,检测机构与收卷盘之间的软管拉力较大,软管几近于呈直线状,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到检测支架内的软管的高度较高,光电开关组向控制器发送光电检测信号,控制器发送转动控制信号,以降低收卷盘的转动速度,降低收卷盘的收卷速度,减小了软管被拉断的可能;当收卷盘的速度较小时,检测机构与收卷盘之间的软管拉力较小,软管呈松弛状态,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到检测支架内的软管的高度较低,光电开关组向控制器发送光电检测信号,控制器发送转动控制信号,以增加收卷盘的转动速度,增加了收卷盘的收卷速度,减小了软管产生折叠或层叠的可能,软管收卷装置能够稳定地收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8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绕线捆绑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排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