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8927.9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2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知伦;吉野功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60;G01V3/10;H01F38/14;H02J50/80;G01R27/26;H02J7/02;H02J5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器 电力 传送 接收器 供给 系统 | ||
1.一种电力传送器,包括:
电力传送线圈,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
电力传送部,使用所述电力传送线圈执行电力传送;以及
检测部,检测所述电力传送线圈的Q因子或所述Q因子的变化度,并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执行关于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所述检测部检测以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在所述电力传送线圈附近的对象,以及
通信控制部,控制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
当检测到所述对象的存在时,所述检测部指示所述通信控制部将传送信号输出到所检测到的对象,所述检测部进一步检测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导体还是包括另一线圈的另一电路,
其中,所述检测部基于确定经由所述电力传送线圈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是否可行的结果来判断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
其中,当存在对所述传送信号的响应时,所述检测部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可行;当对所述传送信号无响应时,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不可行,
其中,所述检测部包括计算所述Q因子或所述Q因子的变化度的运算处理部,所述运算处理部由第二电压与第一电压的比值或者通过在包括所述传送线圈和电容的谐振电路中使用半值宽度方法计算所述Q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和所述电容之间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两端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传送器,其中,所述检测部还包括:
确定部,通过将由所述运算处理部计算出的所述Q因子或所述Q因子的变化度与预定阈值相比较来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传送器,其中,所述谐振电路是串联谐振电路,并且
所述运算处理部,使用所述半值宽度方法,基于所述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和带宽频率计算所述串联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因子,其中,在所述带宽频率下获得的阻抗是在所述谐振频率下的阻抗的绝对值乘以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传送器,其中,所述谐振电路是并联谐振电路,并且
所述运算处理部,使用所述半值宽度方法,基于所述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和带宽频率计算所述并联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因子,其中,在所述带宽频率下获得的阻抗是所述谐振频率下的阻抗的绝对值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传送器,其中,所述运算处理部,使用自动平衡桥接电路和矢量比检测器确定所述谐振电路中的阻抗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并由所述实部分量与所述虚部分量的比值计算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传送器,其中,在所述导体和所述另一电路不存在于所述线圈的附近的情况下,所述阈值对应于所述电路中的Q因子。
7.一种电力接收器,包括:
电力接收线圈,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
电力接收部,使用所述电力接收线圈执行电力接收;
检测部,测量所述电力接收线圈的Q因子或所述Q因子的变化度,并基于所测量的结果执行关于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所述检测部检测以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所述状态存在于所述电力接收线圈的附近的对象;以及
通信控制部,控制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
当检测到所述对象的存在时,所述检测部指示所述通信控制部输出传送信号至所检测到的对象,所述检测部进一步检测所检测到的对象是导体还是包括另一线圈的另一电路,
其中,所述检测部基于确定经由所述电力接收线圈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是否可行的结果来判断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其中,当存在对所述传送信号的响应时,所述检测部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当对所述传送信号无响应时,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
所述检测部包括计算所述Q因子或所述Q因子的变化度的运算处理部,所述运算处理部由第二电压与第一电压的比值或者通过在谐振电路中使用半值宽度方法计算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和电容之间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两端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89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