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0078.6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友;秦利;刘华;杜培;张俊;董文召;黄冰艳;孙子淇;张忠信;苗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1;G01N1/28;G01N1/34;G01N1/38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徐文婷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籽仁 可溶性糖 无损检测 检测结果 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检测 工作效率 红外定标 快速测定 实验操作 整粒 装样 籽仁 耗时 花生 检测 伤害 污染 | ||
1.一种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具有代表性的花生籽仁样品;
2)对收集的样品进行光谱扫描;
3)对光谱扫描后的样品进行精确的可溶性糖含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输入到光谱文件中;
4)去除超常样品,确定定标样品集;
5)用校正方法将光谱信息与组分的化学测定值相关联,建立定标模型;
6)用一组没有参与定标的样品集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方法为:对收集的样品经过充分晾晒后,使其水分降至3-6%,采用Perten公司生产的DA720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取饱满的花生籽仁样品均匀装入样品杯中,摇匀,使表面平整,在波长为950-1650nm的范围内扫描样品,采集近红外光谱信息,生成光谱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可溶性糖含量分析前,对样品进行烘干、脱皮、脱脂,具体方法为:将样品在50℃烘箱烘48h,去种皮,用研磨机磨碎后,称取2g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加20mL正己烷脱脂,在摇床上提取2-4h,然后离心3min,倒掉上清,沉淀于通风橱风干,过80目筛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溶性糖含量分析方法为:精确称取0.100g脱脂的样品,共3份,分别放入3支15mL离心管中,加入5mL 80%乙醇,在80℃水浴中提取2次,每次30min,合并提取液,11000rpm离心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于50mL试管中,放置于沸水中使提取液挥发至2-3mL,加蒸馏水定容至25mL,室温静置60min,制得样品液;吸取0.2mL样品液于试管中,加蒸馏水1.8mL,然后在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9%苯酚溶液,摇匀,再从管液正面在5-20s内加入5mL浓硫酸,摇匀,总体积为8mL,在室温下放置30min,显色;然后以空白为参比,在485nm波长下比色测定,以可溶性糖含量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由标准曲线查出可溶性糖含量,并计算样品中可溶性糖含量,将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输入到光谱文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中可溶性糖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可溶性糖含量(%)=[从标准曲线查得可溶性糖的量(μg)×样品定容体积(mL)×稀释倍数]/[反应液体积(mL)×样品重量(g)×106]×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根据马氏距离或相关性去除超常样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常样品剔除限是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的具体方法为:将采集的光谱信息与常规化学测定的结果之间建立相关关系,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法建立可溶性糖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利用“SNV+De-trending/2,4,4,1/PLS”的组合建立回归方程,找出交叉检验决定系数1-VR值最大的和交叉检验标准误SECV值最小的,作为最佳定标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定标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00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