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氨基塑质地掷球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0392.4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8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华;程友良;方国有;韩明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化瑞达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1/00 | 分类号: | B29C71/00;B29C71/02;B29C43/18;B29C4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43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质地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氨基塑质地掷球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冷压星饼、拼色及压制毛坯球、预热、固化成型和出模后处理。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解决了塑质地掷球因采用两种材料而产生的粘结不良、空心、重心不稳、开裂严重和强度差等问题,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制得的塑质地掷球具有特有的低弹跳性能、优异的重心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比赛成绩,避免球运动时产生方向偏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纯氨基塑质地掷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按国际地联比赛规则,塑质地掷球的规格主要有:107/920、107/910、107/900、108/930、 108/920、106/910、106/900等,其球根据规格不同,密度遍布较广。
氨基塑料与酚醛塑料是典型的热固性塑料,其特点是表面硬度高、强度高,不变形、收缩率低。特别是氨基塑料所具特有的可着色性和鲜艳特点,同时由于它们材料的密度与地掷球的密度最为相近,因而适合用于塑质球的制造。其材料的一般密度范围为:氨基塑料1.45~1.49;酚醛塑料1.33~1.45。
在生产工艺选料方面,意大利工厂普遍采用的是运用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密度不同的特点,通过内外组合的方式,来获得重量不同、尺寸不同的塑质地掷球。这种工艺制成的塑质地掷球外层材料厚度只有10~15mm,由于材料反应机理不同、树脂不相容的原因,影响了材料的粘结可靠性,其塑质地掷球在运动过程特别是远距离抛击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开裂或破损的问题。
氨基塑料俗称“仿瓷塑料”,其硬度在塑料中是属最高的,由于其表面硬度高,相对其他热塑性塑料,弹性就显得小了。
热固性塑料成型的特点是树脂从固态转为粘稠状,然后再由粘稠状转变为固态,这个过程时间是很短暂的,两个步骤基本上也是同步进行和完成的,由于期间还必须完成排汽的过程,因此,一般而言,氨基模塑料模压法适用于制造平面化、最大厚度不超过10mm的制品(注塑工艺可适用于加工厚度不超过20mm的制品)。
塑质球生产工艺的特点是:制品特厚、成型周期超长、对排汽工艺要求高。采用普通热固性塑料成型工艺,排汽操作困难、产量很低、生产成本和废品率非常高。为解决此问题,实现球在成型过程中实现良好的排汽操作和充分固化,引进意大利设备的成型模具采用的是自由活动式模具(模具不固定),此模具最大的特点是灵活、机动性好,不需要压机平台,而是在一个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遂道内完成成型的过程。成型时,模具与模具间是相重叠的,生产时,每规定时间进一个产品,在进料的同时,也出一个半成品。由此,在同一台压机上,可同时进行几十副模具的成型,并且能够确保每个球在模具内的较长成型时间。
该成型工艺的特点除了模具制作方式上独特外,还需要模具具有相当精确的配合度和排汽结构,研制初期生产的塑质球一直持续地出现的空心、重心不稳和强度差等不良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成型过程排汽不良引起。有空心现象的球其球强度必定是很差的,而球重心不稳不但与成型过程的排汽操作不良有关系,还与模具配合度的精确性是否合适有着直接的联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解决塑质地掷球采用两种材料产生粘结不良、空心、重心不稳、开裂严重和强度差等问题的纯氨基塑质地掷球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出模后处理:预先备好90-100℃的热水,半成品球出模后,放入热水中,保持20-30min,然后将半成品球取出,放入保温箱中放置10-14h,再经粗磨、细磨、精磨、抛光、打蜡检测等工序得到塑质地掷球成品。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在出模后处理之前,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冷压星饼:将氨基模塑料置于星饼模具中,在常温条件下加压,压力为60bar,保持压力1-2秒,出模取出制品即为星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化瑞达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开化瑞达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03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