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1870.3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2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20/40 | 分类号: | B60W20/40;B60K6/24;B60K6/26;B60K6/36;B60K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德国黑措根奥拉***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动力系统 输入轴 混合动力车辆 变速器 电机 挡位齿轮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换挡 挡位 发动机 交接 恒定 驾驶性能 传递 输出 中断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该混合动力系统的第一电机和/或发动机向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传递第一扭矩,第二电机向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传递第二扭矩,在第一输入轴的挡位齿轮对应的挡位与第二输入轴的挡位齿轮对应的挡位之间进行换挡的过程中,第一扭矩与第二扭矩进行交接,第一扭矩逐渐减小的同时第二扭矩逐渐增大或者第一扭矩逐渐增大的同时第二扭矩逐渐减小。这样,本发明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在换挡过程中通过在第一电机和/或发动机与第二电机之间实现扭矩交接,始终保持了变速器的输出侧的扭矩恒定,从而消除了扭矩中断的现象,保证了驾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存在一种如下的混合动力系统,该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ICE、离合器K0、电机EM和变速器。
具体地,发动机ICE为三缸或四缸发动机。发动机ICE相对于电机EM位于与变速器所在侧的相反侧,并且发动机ICE经由离合器K0与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传动联接。当离合器K0接合时,发动机ICE与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实现传动联接;当离合器K0断开时,发动机ICE与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的传动联接断开。
离合器K0为例如干式离合器的常规离合器。
电机EM的输出轴与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以同轴的方式直接连接,使得电机EM和变速器之间能够双向传递驱动力/扭矩。在以上的混合动力系统中,在电机EM由电池(未示出)供给电能的情况下,电机EM作为电动机向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传递驱动力/扭矩,在电机EM获得来自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的驱动力/扭矩的情况下,电机EM作为发电机对电池充电。
但是,由于在以上的混合动力系统中仅具有一个电机,因此不具有串联驱动模式。考虑到以上问题并且基于节约能源、减少燃料消耗以及优化排放性能的要求,提出了在以上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的基础上再设置另一个电机的具有双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方案,但是现有的具有双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在换挡过程中会出现扭矩中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驾驶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其能够消除具有双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在换挡过程中出现的扭矩中断的现象,从而保证驾驶性能。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混合动力系统和混合动力车辆,该混合动力系统采用上述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混合动力车辆采用上述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并且/或者包括上述混合动力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和第一电机能够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传动联接,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第二电机能够与所述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传动联接,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分别能够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传动联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或所述发动机向所述第一输入轴传递第一扭矩,所述第二电机向所述第二输入轴传递第二扭矩,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的挡位齿轮对应的挡位与所述第二输入轴的挡位齿轮对应的挡位之间进行换挡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扭矩与所述第二扭矩进行交接,所述第一扭矩逐渐减小的同时所述第二扭矩逐渐增大或者所述第一扭矩逐渐增大的同时所述第二扭矩逐渐减小,使得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在换挡时不会出现扭矩中断。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扭矩与所述第二扭矩进行交接时,基于换挡前的挡位齿轮副的传动比与换挡后的挡位齿轮副的传动比之差,控制所述第一扭矩和所述第二扭矩分别进行大致线性变化,使得包括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混合动力车辆在换挡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致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