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行驶区域地形高度快速扫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3631.1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爽;林振军;赵丁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86 | 分类号: | G01S13/86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6 | 代理人: | 李合印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云 毫米波雷达 激光雷达 总控制器 处理器 以太网 快速扫描系统 车辆行驶 地形 车辆行进方向 处理器通讯 显示器相连 边角位置 车辆底盘 初始数据 点云数据 通讯连接 显示模块 相应区域 精处理 位置处 路障 扫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行驶区域地形高度快速扫描系统,包括四个毫米波雷达、车载激光雷达、五个点云处理器、显示模块和总控制器;四个毫米波雷达分别放置于车辆底盘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扫描车辆行进方向对应区域的路障和坡起;车载激光雷达放置于车辆正上方50‑80cm位置处;四个毫米波雷达和车载激光雷达分别与各自的点云处理器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连接,点云处理器对毫米波雷达和车载激光雷达初始数据点云进行一级点云粗处理;总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各点云处理器通讯连接,总控制器通过以太网获取点云处理器一级粗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并根据毫米波雷达信息对激光雷达相应区域点云进行二级精处理;总控制器与显示器相连。本发明具有稳定性高、可全天候工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探测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辆行驶区域地形高度快速扫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主动悬架技术解决了车辆的平顺性问题,但是它做出调控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快速做出调整。另外,在车辆辅助驾驶上单独使用毫米波雷达虽然在尘埃、烟尘和雨雪条件下的具有良好检测能力,但是在采集精度上有很大不足。单独激光雷达的采集精度高,但其对恶劣天气的适应能力太差。还有一些国家将毫米波和激光雷达结合使用,但是处理数据的方法太慢,大大的降低了数据采集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可全天候工作的车辆行驶区域地形高度快速扫描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系统包括四个毫米波雷达、车载激光雷达、五个点云处理器、显示模块和总控制器;四个毫米波雷达分别放置于车辆底盘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扫描车辆行进方向对应区域的路障和坡起;车载激光雷达放置于车辆正上方50-80cm位置处并实现360°旋转扫描,采集车辆周边的地形信息;四个毫米波雷达和车载激光雷达分别与各自的点云处理器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连接,点云处理器对毫米波雷达和车载激光雷达初始数据点云进行一级点云粗处理;总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各点云处理器通讯连接,总控制器通过以太网获取点云处理器一级粗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并根据毫米波雷达信息对激光雷达相应区域点云进行二级精处理;总控制器与显示器相连,将道路高程变化状况上传给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激光雷达一级点云粗处理包括点云滤波、点云空洞插值、点云压缩,将原始数据点云转化成精简数据点云。
进一步的,所述毫米波雷达一级点云粗处理包括点云滤波和点云特征提取,将车辆行进区域的地形特征粗略的进行模拟计算,计算出车辆行进区域的地形变化曲线和突出的路障大小、坐标。
进一步的,所述点云滤波,采用高斯滤波和平均曲率流滤波相结合的方式,两种滤波分别对有序点杂波和散乱点杂波进行滤除。
进一步的,采取基于曲面拟合的方法对点云数据进行插补。
进一步的,精简点云数据用区域合并法压缩导出。
进一步的,二级精处理是根据车轮前进直线以及车辆将来经过的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点云配准,将五个不同坐标系下的点云换到同一坐标系之下,提升测量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配合使用,可以适应任何的恶劣天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在点云数据处理上分为两级,毫米波雷达数据作为依据剔除激光雷达的数据,只保留行驶区域的点云,大大减少了冗余点云的数量,提高了系统的扫描效率。
3、本发明控制部分由5个点云处理器和一个总控制器组成,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一起,各点云控制器分工处理,总控制器将精准数据融合,再一次提升了数据处理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布局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快速扫描方法工作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3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