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薄膜状热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4505.8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0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5/34 | 分类号: | H01L3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器件 制备 离子表面活性剂 可挥发性溶剂 纳米线溶液 氧化剂溶液 柔性薄膜 胶束 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 氧化剂 环境无污染 聚合物单体 合成过程 间隔排列 热电薄膜 探头超声 应用提供 导电胶 分散剂 分散液 金属箔 可穿戴 可控性 抽滤 薄膜 串联 溶解 | ||
1.一种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第一可挥发性溶剂中搅拌,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第一可挥发性溶剂中均匀分散,得到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散液;
第二步:将氧化剂溶解在第二可挥发性溶剂中,得到氧化剂溶液;
第三步:将氧化剂溶液与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加热并机械搅拌,得到胶束模板;
第四步:将聚合物单体加入到胶束模板中,继续加热并机械搅拌,聚合物单体在溶剂中发生化学聚合,得到纳米线溶液;
第五步:将纳米线溶液加入到第三可挥发性溶剂,通过多次水浴超声、抽滤,洗涤掉杂质,获得干净的纳米线溶液;
第六步:将分散剂加入到干净的纳米线溶液中,通过探头超声、抽滤,制成薄膜,即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第一可挥发性溶剂、第二步中的第二可挥发性溶剂、第五步中的第三可挥发性溶剂为乙醇、甲醇、丙酮和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第一步中的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步中的氧化剂为三氯化铁、对甲苯磺酸铁或两者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第一可挥发性溶剂的比例为1g∶10~20mL;所述第二步中氧化剂与第二可挥发性溶剂的比例为1g∶1~3mL;所述第五步中纳米线溶液与第三可挥发性溶剂的比例为1mg∶1~2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第四步中的加热温度为50~70℃,加热时间为7~18h,搅拌速度为1000-1500转/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聚合物单体为苯胺、吡咯和噻吩或两者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水浴超声的超声功率为180~220W,超声时间为20~40min,超声温度为室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中探头超声的超声功率为220~300W,超声时间为30~40min,超声温度为5~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中分散剂为二甲基亚砜、甲基亚砜或两者的混合物;分散剂在干净的纳米线溶液中的体积百分比为2%~5%。
9.一种柔性薄膜状热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有机导电聚合物热电纳米线薄膜(1)和金属箔(2)分别剪成多根同一规格的长条,在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后通过导电胶(3)串联在一起制成热电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45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联四方式纳米热电光电能量收集器
- 下一篇:一种环形槽调节高度的预紧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