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插秧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6676.4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蒋维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维娜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6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水稻插秧机 送秧机构 分插秧机构 导向通道 相对设置 压秧杆 船板 有压 电磁铁 电机驱动 行走装置 压秧装置 上表面 斜板 压秧 秧门 秧箱 秧针 插秧 转动 吸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插秧机,包括机架、行走装置、秧箱、送秧机构以及分插秧机构,机架上设置有船板以及斜板,秧箱内设置有送秧机构,船板上设置有若干秧门和分插秧机构,送秧机构包括第三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压秧装置,压秧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四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之间相对设置有若干压秧杆,压秧杆上设置有若干导向通道,导向通道内均设置有压秧针,第三传送带推动第四传送带转动,第三传送带由第三电机驱动,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下方设置有用于吸引压秧针的第一电磁铁。该种水稻插秧机能够有效防止发生插秧时发生缺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农业机械。现有的插秧机一般包括机架、行走装置、秧箱、送秧机构以及分插秧机构。进行种植时,送秧机构将秧苗送至秧门,分插秧机构将秧门范围内的秧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分插秧机构的机械爪前端移动时一般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
现有的插秧机在插秧时一般是多个秧箱一体,秧箱一起移动使得一排秧苗逐步与秧门对准,分插秧机构将秧门范围内的秧苗植入田中的泥土,在一排秧苗插完之后通过送秧机构带动秧苗下移,下一排的秧苗继续进入秧门范围通过分插秧机构植入田中的泥土。由于秧门处没有传送带,在前进过程中秧苗板前端有可能顶在秧箱上,导致在第三传送带转动的过程中秧苗板前端没有前进只是秧苗板后端翘起,导致缺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水稻插秧机,该种水稻插秧机能够有效防止发生插秧时发生缺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水稻插秧机,包括机架、行走装置、秧箱、送秧机构以及分插秧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船板以及斜板,所述秧箱内设置有所述送秧机构,所述船板上设置有若干秧门和所述分插秧机构,所述送秧机构包括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压秧装置,所述压秧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传送带之间相对设置有若干压秧杆,所述压秧杆上设置有若干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内均设置有压秧针,所述第三传送带两侧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压秧杆接触后推动所述第四传送带转动,所述第三传送带由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下方设置有用于吸引所述压秧针的第一电磁铁,当所述压秧杆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上侧时,所述压秧针的针尖位于所述导向通道内,当所述压秧杆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下侧时,所述压秧针的针尖由所述第一电磁铁吸引穿过秧苗块插入所述第三传送带。该种插秧机在插秧的过程中,通过第三传送带带动第四传送带转动,第四传送带上的压秧针穿过秧苗块插入第三传送带将秧苗块在第三传送带上压平,防止在第三传送带带动第四传送带转动的过程中,秧苗板翘起而导致缺秧,并且采用压秧针对秧苗的损伤小,保证插秧后的秧苗成活率;由于压秧针端部是尖的,如果不进行保护在朝上时是非常危险的;因此,通过设计导向通道,当所述压秧杆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上侧时,所述压秧针的针尖位于所述导向通道内,从而保证安全性;当压秧杆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下侧时;压秧针能够通过第一电磁铁及自身重力提供穿刺力,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铁的强度调节压秧针的穿刺力,从而适配不同厚度的秧苗块,在秧苗块厚度较小时调小第一电磁铁的强度减小压秧针的穿刺力,防止压秧针穿入第三传送带过深,在苗块厚度较大时调大第一电磁铁的强度增加压秧针的穿刺力,保证压秧针能够穿过秧苗块并插入第三传送带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秧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秧门平行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秧苗抵靠板,所述秧苗抵靠板连接有第三线性驱动器,位于所述秧门两侧的所述秧苗抵靠板一块抵靠秧苗块插秧后的端面,另一块所述秧苗抵靠板抵靠秧苗块插秧前的端面。采用该结构在插秧时,秧门两侧的所述秧苗抵靠板轮流抵靠秧苗块插秧后的端面和插秧前的端面,防止在被插秧后的秧苗块的端面松动,防止秧苗掉落,从而防止缺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维娜,未经蒋维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6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拖曳式补种机的水稻插秧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