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端子机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2825.8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7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莫然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木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电机 气动控制组件 相机检测 电缆 气缸 全自动端子机 电眼 分线部件 安装座 内线 激光 输送带 外皮 部件设置 分布形状 光束照射 三芯电缆 一端设置 自动识别 自动夹 铆压 排布 右夹 左夹 照射 相机 图案 | ||
一种全自动端子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气缸与伺服电机的之间连接有气动控制组件,气动控制组件固定于安装座上,气动控制组件的上方还设有相机检测部件,气缸对应相机检测部件设置有分线部件,分线部件位于相机检测部件的下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人工或机器自动把电缆放到输送带上,左夹手和右夹手自动夹住电缆,相机常开,激光电眼照射已经剥掉外皮的三芯电缆上,此时,激光电眼的光束照射在电缆上面,形成图案会随着伺服电机旋转而改变,以实现让三根内线分布形状和要铆压的端子一一对应,以达到电缆的内线自动识别、调整排布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全自动端子机。
背景技术
端子机是把电源线跟端子压接在一起的设备。目前为了提高端 子机一般都为全自动化的设备,包括剥外线、剥内线和压接等功能。常用的端子包括二插端子和三插端子,目前的全自动端子机在 实现二插端子的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没有技术难题,技术比较成熟。 但是对于三插端子,三插端子的三个支架呈“品”字形分布,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端子机的相关机构很难使三芯电源线的三条内线分别伸入三插 端子的支架中,铆接后容易发生内线没有与支架很好配合的从而导 致产品不良,同时,生产过程中,气缸是需要旋转的,且旋转的圈数和方向均不确定,现有技术中需要靠工人手动根据电缆的内线的排列,按特定的要求旋转好角度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控制精度高的全自动端子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端子机,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气缸与伺服电机的之间连接有气动控制组件,其结构特征在于,气动控制组件固定于安装座上,气动控制组件的上方还设有相机检测部件,气缸对应相机检测部件设置有分线部件,分线部件位于相机检测部件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相机检测部件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相机、相机灯源、激光电眼和相机背光灯。
进一步地,所述分线部件包括可用于夹住电缆左夹手和右夹手,分线部件与气缸传动连接,气缸驱动分线部件的转动; 分线部件位于相机灯源和相机背光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与气动控制组件相连处设置有旋转轴,气动控制组件控制旋转轴的转动;伺服电机上还设置有复位电眼。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控制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阀,气动控制组件对应电磁阀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气动控制组件内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相通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控制组件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第一气道相互贯通;第一进气口、第一气道和第一出气口呈N字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控制组件上还设有与第二进气口与第二气道相互贯通的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二气道和第二进气口呈U字形设置。
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人工或机器自动把电缆放到输送带上,分线部件自动夹住电缆;
S2、相机常开,激光电眼照射已经剥掉外皮的三芯电缆上,激光电眼的光束照射在电缆上面,形成图案会随着伺服电机旋转而改变;
S3、相机检查图案的形状差异,当图案形状一致,相机将反馈给信号控制系统,电缆的三根内线其中两根将与相机平行,这时,相机灯源打开,相机再次检测,读取出平行两根线缆的颜色,再反馈给信号控制系统;
S4、伺服电机根据需求旋转一定角度,以实现让三根内线分布形状和要铆压的端子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木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木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2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子压接机
- 下一篇:一种折弯后的PIN针插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