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器导针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3112.3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1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印斌;吴亮成;冯莉;孙书婷;田斌;杨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南铭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08 | 分类号: | H01G9/008;H01G1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状头部 镀锡铜包钢线 铝线 过渡部位 焊点 电容器导针 弧形结构 刺破 横向中心线 圆弧形端面 圆台形结构 不良现象 冲压成型 焊接连接 容器装配 前端面 橡胶塞 外露 折弯 制造 断裂 损伤 橡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容器导针及制造方法,均由铝线和镀锡铜包钢线组成,所述铝线中一部分冲压成型,形成扁状头部,另一部分为圆柱体,且圆柱体位于扁状头部的横向中心线上,所述扁状头部与圆柱体之间形成过渡部位,过渡部位呈方R状;扁状头部为弧形结构;镀锡铜包钢线与铝线的圆柱体焊接连接,且两者之间的焊点呈圆台形结构;镀锡铜包钢线的前端面为圆弧形端面,且半径为镀锡铜包钢线直径的二分之一。本发明的过渡部位为方R状,其折弯强度大,避免容器装配中易产生损伤和断裂不良现象;扁状头部为弧形结构,能够减少内部刺破极箔的几率,提高产品质量;焊点尺寸和外观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避免插入橡胶塞后刺破孔径内橡胶或外露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导针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器在应用中有两根导针引出作为信号源,其导针功能有两部分组成,即内部连接和外部连接。导针材料有两部分组成:铝线和镀锡铜包钢线,通过电弧焊进行焊接后,对铝线上一部分再冲压变形,通过模具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变形部分呈长方形状,另一部分不冲压,保持圆柱状。
导针内部连接是长方形薄片状与电容器极箔冷压方法连接后与绝缘纸卷绕后形成芯子;导针外部连接主要是镀锡铜包钢线穿过电容器胶塞孔洞,再与电路板连接。
由于同一铝线有冲压变形和不变形两者形状出现,内部连接电容器极箔卷绕成芯子后,电容器需后续工序装配进入筒状式铝壳,装配过程中,镀锡铜包钢线受力传递到铝线变形与不变形过渡部分,该过渡部分形状决定受力强度大小,也是电容器装配中易产生损伤和断裂不良现象(见图1);另外,铝线冲压变形部分与电容器极箔冷铆,极箔厚度只有65-104μm,冲压变形头部呈长方形,其顶端有两个尖角易刺破极箔(见图1)
镀锡铜包钢线切断面,一端与铝线焊接后形成焊接点,其焊点大小、外观受电容器橡胶塞孔径大小和厚度限制,由于焊接在常态下焊接,空气中氧气在高温下产生气爆,爆点大小、外观难以控制,造成插入橡胶塞后刺破孔径内橡胶或外露现象(见图1);另一端镀锡铜包钢线由于切口有毛刺和锐角(见图2),在电容器后工序外壳套塑套管后,端头与电容器相互摩擦会将塑套管刺破开裂(见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电容器导针及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器导针,分别为正极导针和负极导针,所述正极导针比负极导针长5-8mm,所述正极导针和负极导针的结构相同,且均由铝线和镀锡铜包钢线组成,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铝线中一部分冲压成型,形成扁状头部,且厚度为0.2-0.3mm,另一部分为圆柱体,且直径为1.0-2.5mm,且圆柱体位于扁状头部的横向中心线上,所述扁状头部与圆柱体之间形成过渡部位,所述过渡部位呈方R状,且长度为1.0-1.3mm,最大宽度为1.0-1.5mm;所述扁状头部为弧形结构;所述镀锡铜包钢线与铝线的圆柱体焊接连接,且两者之间的焊点呈圆台形结构;所述镀锡铜包钢线的前端面为圆弧形端面,且半径为镀锡铜包钢线直径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扁状头部的前端面的半径为扁状头部宽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焊点的长度为0.5-0.8mm,且焊点的外径小于等于铝线直径。
还包括一种该电容器导针的制造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分别经过冲压成型、去除锐角、焊接和电化去毛刺,具体步骤如下:
冲压成型:铝线中的一部分冲压成型,形成扁状头部,且厚度为0.2-0.3mm,另一部分未冲压,为圆柱体,且直径为1.0-2.5mm,且圆柱体位于扁状头部11的横向中心线上,扁状头部与圆柱体之间形成过渡部位,过渡部位呈方R状,且长度为1.0-1.3mm,最大宽度为1.0-1.5mm;
去除锐角:对扁状头部采用三刀模具去除两端尖角,成弧形结构,防止尖角刺破内部极箔,具体的,三刀模具在冲压时,对多条挤压出的边缘废料进行同时切断,形成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南铭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南铭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3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