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3208.X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史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甫众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91/00;C08K13/06;C08K9/06;C08K3/34;C08K3/22;C08K3/30;C08K5/103;C08K5/18;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导热材料 制备 环氧树脂 环氧大豆油酸辛酯 甘油硬脂酸酯 固化促进剂 硅烷偶联剂 间苯二甲胺 导热性能 电子电器 航空航天 力学性能 氮化硅 硫酸钡 木质素 云母粉 重量份 氧化铝 汽车工业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木质素基环氧树脂121‑143份、环氧大豆油酸辛酯1‑5份、间苯二甲胺8‑14份、固化促进剂1‑5份、硅烷偶联剂1‑7份、甘油硬脂酸酯1‑6份、硫酸钡5‑13份、氧化铝9‑17份、氮化硅4‑12份、云母粉7‑15份,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导热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高分子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热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可靠的新型工业材料,广泛的应用于电子元件、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家用电器等领域。高分子材料具有多方面优异的性能,但也存在许多缺点,如耐热性差,价格昂贵等,在导热材料领域,纯的高分子材料导热系数很小,无法直接作为导热材料的使用。以高分子材料作为基体,选用合适的无机填料作为导热填料,赋予高分子材料良好的导热、冲击韧性和力学强度、优良加工性及低成本等综合性能,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的导热高分子材料,从而使其能够广泛的应用在电工电气、LED照明、化工换热器等领域。高分子导热材料的工业需求逐渐量逐渐增加,但对高分子导热材料的研究却难以跟上工业需求,因此,要加强对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以便于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保留高分子材料优良性能的同时,赋予其导热的特性。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导热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121-143份、
环氧大豆油酸辛酯1-5份、
间苯二甲胺 8-14份、
固化促进剂 1-5份、
硅烷偶联剂 1-7份、
甘油硬脂酸酯1-6份、
硫酸钡5-13份、
氧化铝9-17份、
氮化硅4-12份、
云母粉7-15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导热材料,所述的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1)酚化木质素磺酸盐的制备:
量取5mL 10wt%的棕色粉末状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与10mL 75wt%硫酸溶液混合,反应10min后,加入30mL的间苯酚溶液,加热搅拌30 min,加热温度为35℃,然后加入40mL 75wt%硫酸,保温搅拌混合2 h,停止搅拌后溶液静置分层, 取出上层的黑色有机层将所得黑色有机层物质, 逐滴加入到有60 mL 无水乙醚的烧瓶中, 搅拌后移去上层乙醚溶液, 再加入丙酮60mL, 同样搅拌后静置, 移去上层丙酮溶液, 用2.5wt% 的碳酸钠溶液洗涤至中性后,60℃恒温干燥20h得到的棕黄色产物即为酚化木质素磺酸盐;
(2)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制备:
在三口烧瓶内,加入7g的酚化木质素磺酸钠和25mL的环氧氯丙烷,同时加入0.05g的催化剂,升温至70 ℃,保温30 min后再降温至60 ℃,缓慢滴加5mL 20 wt % 氢氧化钠溶液,保持反应温度70 ℃,回流2 h,减压回收未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冷却至65 ℃以下,加入苯,同时滴加5mL的20 wt % 氢氧化钠,回流2h,冷却,用热水洗涤,分出水层,使苯溶液透明为止,蒸出苯,得到木质素基环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甫众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甫众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32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