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食品中卡那霉素残留量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8718.6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霞;解舒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食品 卡那霉素 残留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食品中卡那霉素残留量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利用免疫技术,在样品垫上修饰带有荧光标记的卡那霉素的DNA,在反应膜上修饰卡那霉素特异性适配体DNA。将含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的样品与样品垫上的适配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随着溶液的流动被检测线上的DNA捕获,形成荧光标记DNA‑卡那霉素‑DNA,然后通过荧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本发明的试剂盒和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储存简单、保质期长、适合各种单位使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食品中卡那霉素残留量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源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卡那霉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通过与细菌的30S核糖体RNA相互作用抑制其蛋白质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对常见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由于价格低廉且抗菌性广,卡那霉素作为兽药被广泛使用,但由于操作不当或监管不力,实际生产中,卡那霉素被滥用或在饲料中被过量使用,造成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存在残留。过量的卡那霉素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包括肾毒性、造血系统毒性、过敏性等。卡那霉素对婴幼儿有很强的耳毒性,会导致婴幼儿耳蜗细胞凋亡,严重者会导致听力丧失,同时也影响牛奶及乳制品的出口贸易。
目前,常见的卡那霉素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微生物检测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尽管这些方法能够灵敏检测食品中的卡那霉素,但由于所用仪器昂贵,耗时较长,且操作繁琐,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检测食品中卡那霉素残留量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检测食品中卡那霉素残留量的试剂盒,包括试纸条和缓冲液;
所述试纸条包括底板和底板上依次连接的样品垫、反应膜和吸水垫;所述反应膜上设有以卡那霉素特异性适配体DNA修饰的检测线和控制线,所述检测线设置于控制线与样品垫之间,所述特异性适配体DNA序列如SEQ ID NO 01所示(5’-TGGGGGTTGAGGCTAAGCCGA-3’);所述样品垫上修饰有荧光标记DNA,其序列如SEQ ID NO 01所示(5’-C6-TGGGGGTTGAGGCTAAGCCGA-3’),所述荧光标记DNA在5’端修饰有荧光基团;
所述缓冲液包括缓冲液A和缓冲液B;
所述缓冲液A为pH=4.1~5.0的10mM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所述缓冲液B为0.8~1.2mM EDTA、0.8~1.2M NaCl和质量浓度0.05%~0.1%Tween-20的8~12mM PBS(pH7.2~7.6)缓冲液;所述PBS组成为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荧光标记DNA浓度为8~12μM,体积为8~12μL。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特异性适配体DNA为以卡那霉素为模板合成的DNA片段,所述DNA片段溶液浓度为75~85μM,体积为0.4~0.8μL。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线和控制线为与试纸条长边相垂直的条带状,所述控制线设置于靠近吸水垫的一侧,所述检测线设置于控制线与样品垫之间,所述检测线与控制线间距0.3~0.5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食品中卡那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试剂盒,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将液体食品样品离心处理后,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稀释上清液10~20倍,得到待检样品液;
(2)加样:将试纸条的样品垫与待检样品液接触,平放试剂盒,使待待检样品液由样品垫端向吸水垫端流动,静止3~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8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