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性能优异的丁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7563.2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9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强;王瑞敬;王向雨;冯巧凤;李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富景达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K13/02;C08K3/04;C08K5/098;C08K3/06;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丁腈橡胶 耐磨性能 硫化促进剂 促进剂TRA 成分设计 促进剂BZ 橡胶领域 促进剂 二辛脂 氧化锌 炭黑 制备 | ||
本发明属于橡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丁腈橡胶,它是由45重量份的丁腈橡胶、35.85重量份的炭黑N550、18重量份的二辛脂、0.5重量份的氧化锌、0.1重量份的硬脂镁、0.2重量份的促进剂BZ、0.1重量份的促进剂TRA、0.1重量份的促进剂TDTM和0.15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S所制成。本发明提供的丁腈橡胶成分设计合理,耐磨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丁腈橡胶制品。
背景技术
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耐油橡胶制品,其广泛用于制各种耐油橡胶制品、多种耐油垫圈、垫片、套管、软包装、软胶管、印染胶辊、电缆胶材料等。其应用于密封制品中,尤其是动态密封制品中,胶料的耐磨性显得尤为重要,耐磨性较好能够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年限,提高整个产品的使用性能。探索耐磨性能比较好的丁腈橡胶对于其应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丁腈橡胶耐磨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表面摩擦系数小、耐磨性能优异的丁腈橡胶。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40-50重量份的丁腈橡胶、30-40重量份的补强填充剂、15-20重量份的增塑剂、0.5-1重量份的活性剂和0.5-1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所制成。
所述的补强填充剂为炭黑N550。
所述的增塑剂为二辛脂。
所述的活性剂为硬脂镁和氧化锌的混合物,硬脂镁和氧化锌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3~6)。
所述的硫化促进剂为促进剂BZ、促进剂TRA、促进剂TDTM和促进剂S的混合物,促进剂BZ、促进剂TRA、促进剂TDTM和促进剂S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3~0.6)∶(0.3~0.6)∶(0.2~0.8)。
上述丁腈橡胶是由45重量份的丁腈橡胶、35.85重量份的炭黑N550、18重量份的二辛脂、0.5重量份的氧化锌、0.1重量份的硬脂镁、0.2重量份的促进剂BZ、0.1重量份的促进剂TRA、0.1重量份的促进剂TDTM和0.15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S所制成。
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丁腈橡胶加入密炼机中,在温度为35-50℃的条件下塑炼20-200S,接着加入上述重量份的活性剂、1/2重量份数的补强填充剂和1/2重量份数的增塑剂混炼1-10min,后加入剩余重量份的补强填充剂、增塑剂和油料继续混炼1-5min,混炼后在温度为90-150℃的条件下进行排胶,排胶完成后得到胶料并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冷却完成后向胶料加入上述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得到混炼胶,其中油料的添加量为丁腈橡胶重量份数的0.05~0.25;
(2)将步骤(1)制得的混炼胶在室温下放置5-25小时后,放入开炼机中温度为40-80℃反炼3-9min,反炼完成后将其放入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完成后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得到丁腈橡胶。
上述步骤(2)中硫化的温度为150-200℃,硫化的时间为5-20min。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丁腈橡胶成分设计合理,炭黑N550分散性较高,一系列硫化促进剂能够提高适当提高丁腈胶的交联程度,制备的丁腈橡胶表面光滑,摩擦系数较小,提高了耐磨性能,同时丁腈橡胶的弹性亦较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富景达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富景达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7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