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控制交互装置、机器人及电梯控制交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7589.7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4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成;林开伟;杜超;孙恩涛;陈曼雯;刘海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4 | 分类号: | B66B1/14;B66B1/18;B66B1/34;B66B3/00;B66B5/00;G05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8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 交互 装置 机器人 系统 | ||
用于单梯运行模式的电梯控制交互装置,包括电梯控制交互模块,该模块包括:电梯端无线通信子模块;交互控制子模块,分别与电梯端无线通信子模块以及电梯运行主控模块进行数据通信;交互控制子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机器人的乘梯信息以及获取的电梯运行状态信息以内呼的方式控制电梯的运行及通知机器人进入或离开轿厢,以实现机器人自动乘坐电梯。本发明还公开了与单梯运行模式的电梯控制交互装置配合使用的机器人、用于单梯运行模式的电梯控制交互系统、用于群控运行模式的电梯控制交互装置、与用于群控运行模式的电梯控制交互装置配合使用的机器人、用于群控运行模式的电梯控制交互系统。本发明能实现机器人自动乘梯,且易于实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机器人与智能物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一些场合,机器人需要进行跨楼层作业,比如跨楼层送物品或者引导客户等,此时机器人必须要乘坐电梯。在机器人自主乘坐电梯的过程中,机器人需要准确地知道电梯的状态,比如电梯上下行、是否开门到位、电梯的楼层位置等,以此判断是否可以进出入电梯。
目前,机器人与电梯系统之间的交互一般是采用在轿厢按钮上并联按钮板的方式实现,这种交互方式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
1、安装麻烦;有些电梯轿厢操纵箱被设计成超薄型,在操纵箱中要安装额外的按钮板十分困难;
2、机器人是通过判断按钮的熄灭大致得知电梯是否到达当前楼层,这种方式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因为按钮熄灭也可能是被乘客销号;
3、机器人是通过激光测距或者摄像头拍摄图像的方式来判断轿厢门是否打开,增加了处理难度,并导致制造成本的上升;
4、若要实现电梯群控,需要在每一楼层的外呼盒中安装无线通信模块,增加了安装难度及安装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交互装置,其能够实现机器人自动乘坐电梯,且便于实施,制造及安装成本低。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交互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单梯运行模式的电梯控制交互装置,包括一电梯控制交互模块,该电梯控制交互模块包括:电梯端无线通信子模块,用于与机器人进行无线通信;交互控制子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梯端无线通信子模块以及电梯运行主控模块进行数据通信,用于接收机器人发送的乘梯信息以及从电梯运行主控模块实时获取电梯运行状态信息;机器人发送的乘梯信息包括呼梯请求信息以及表示机器人是处于轿厢内还是轿厢外的乘梯状态信息,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包括轿厢楼层信息、轿厢运行方向信息、轿厢开门到位信息以及轿厢操纵箱的楼层登记信息;交互控制子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机器人的乘梯信息以及获取的电梯运行状态信息以内呼的方式控制电梯的运行及通知机器人进入或离开轿厢,以实现机器人自动乘坐电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7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