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电性能的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4692.4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慕香红;张锐强;纪全;刘志宏;魏少红;吴杰峰;屈化民;王芳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东莞中子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4;G01K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吴琼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触点 连接 结构 性能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测试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电性能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1)和设于下底座(1)上的固定底座(2),固定底座(2)底面向上嵌入设有空槽,空槽和下底座(1)共同形成腔室(21),腔室(21)内设有活动底座(3),活动底座(3)和固定底座(2)相连接并可在腔室(21)内做升降运动,活动底座(3)底面嵌入设有热电偶上组件(4),下底座(1)顶面嵌入设有与热电偶上组件(4)相对应的热电偶下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电性能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还包括升降螺纹杆(6),升降螺纹杆(6)顶端穿过固定底座(2)顶面并与固定底座(2)螺纹连接,升降螺纹杆(6)底端与活动底座(3)顶面转动连接,升降螺纹杆(6)旋转带动活动底座(3)在腔室(21)内做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电性能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顶面设有与升降螺纹杆(6)相配合的升降螺纹套(7),升降螺纹套(7)的制造材料为黄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电性能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1)顶面左右两端向上延伸出限位块(111),限位块(111)与下底座(1)形成限位槽(11),固定底座(2)通过限位槽(11)与下底座(1)相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电性能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的纵截面为梯形结构,限位块(111)内壁为滑动过渡面,固定底座(2)通过滑动过渡面滑入限位槽(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电性能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的纵截面为顶边大于底边的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电性能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11)顶面嵌入设有V形槽(112),V形槽(112)中贯穿设有V形槽定位柱(113),V形槽定位柱(113)一端与固定底座(2)紧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电性能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1)上设有活动底座导向轴(8),活动底座导向轴(8)穿过活动底座(3)和固定底座(2),活动底座(3)沿活动底座导向轴(8)做升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电性能的实验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热电偶下组件(5)安装固定在下底座(1)上;
步骤2:将固定底座(2)从上往下与活动底座(3)组件套装,使得活动底座(3)可在腔室(21)内做升降运动;
步骤3:将固定底座(2)与活动底座(3)组件整体倒置,用紧固件将热电偶上组件(4)安装固定在活动底座(3)上;
步骤4:将固定底座(2)及活动底座(3)组件整体吊起与下底座(1)装配定位;
步骤5:通过升降活动底座(3),改变热电偶上组件(4)和热电偶下组件(5)之间的间隙距离;
步骤6:在不同的装配间隙下,对应检测电阻值、从而可以模拟实际操作中不同间隙下多触点电连接结构的电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东莞中子科学中心,未经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东莞中子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46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