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磁悬浮直线电磁推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6290.8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寇宝泉;葛庆稳;黄昌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L13/03 | 分类号: | B60L13/03;B60L13/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宋诗非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磁悬浮 直线 电磁 推进 系统 | ||
本发明的永磁磁悬浮直线电磁推进系统涉及一种电机,具体涉及一种磁悬浮直线电机,目的是为了克服超导磁体所形成的磁场漏磁严重、磁场屏蔽难度大以及常导磁悬浮技术的悬浮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包括驱动控制分系统和直线电机分系统;驱动控制分系统包括功率变换器单元和控制器;直线电机分系统包括定子和动子,定子固定在地面、动子固定在撬车上且相对于定子运动;定子包括悬浮‑导向绕组和推进绕组;悬浮‑导向绕组包括单边的悬浮‑导向初级;推进绕组包括双边的推进初级;本发明不需要专门的悬浮与导向控制装置;车上无漏磁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具体涉及一种磁悬浮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高速磁悬浮直线电磁推进系统可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两大类。常导型也称常导磁吸型,以德国高速常导磁悬浮列车transrapid为代表,它是利用普通直流电磁铁电磁吸力的原理将列车悬起,悬浮的气隙较小,一般为10mm左右。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500km,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而超导型磁悬浮列车也称超导磁斥型,以日本MAGLEV为代表,它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列车运行时与布置在地面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起,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mm左右,速度可达每小时500km以上。尽管磁悬浮推进系统具有速度快、加速度大、能耗低、维修少、污染小、噪声低、寿命长等诸多优点,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超导磁体所形成的磁场在车上是开放的,漏磁严重,磁场屏蔽难度大,车辆重量高;(2)常导磁悬浮技术的悬浮高度较低,悬浮控制难度大,对线路的平整度、路基下沉量及道岔结构方面的要求较超导技术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超导磁体所形成的磁场漏磁严重、磁场屏蔽难度大以及常导磁悬浮技术的悬浮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永磁磁悬浮直线电磁推进系统。
本发明的永磁磁悬浮直线电磁推进系统,包括驱动控制分系统和直线电机分系统;驱动控制分系统包括功率变换器单元和控制器;
直线电机分系统包括定子和动子,定子固定在地面、动子固定在撬车上且相对于定子运动;
定子包括悬浮-导向绕组和推进绕组;悬浮-导向绕组包括单边的悬浮-导向初级,该悬浮-导向初级包括多组线圈组和初级线圈基板;每个线圈组包括两个悬浮-导向初级线圈,两个悬浮-导向初级线圈沿水平方向左右并列固定在初级线圈基板上,两个悬浮-导向初级线圈的绕向相反,一个悬浮-导向初级线圈的首端连接另一个悬浮-导向初级线圈的末端,一个悬浮-导向初级线圈的末端连接另一个悬浮-导向初级线圈的首端;各线圈组沿动子运动方向依次排列;
推进绕组包括双边的推进初级,每边的推进初级包括多个推进初级线圈和一个初级线圈基板、多个推进初级线圈沿动子运动方向排列固定在初级线圈基板上;推进初级线圈所在平面平行于动子运动方向、垂直于地面;
动子包括两列推进磁极和一列悬浮-导向磁极,推进磁极和悬浮-导向磁极的结构相同;
推进磁极或悬浮-导向磁极均包括多个条形永磁体构成的永磁体阵列、屏蔽导体板和阻尼导体板、且永磁体阵列中的各条形永磁体排列固定在屏蔽导体板和阻尼导体板之间;永磁体阵列均是由4pn条或4pn+1条条形永磁体平行排布构成、且条形永磁体充磁方向依次相差90/n度;其中,p为次级极对数,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推进磁极的屏蔽导体板和阻尼导体板所在平面均与动子运动方向平行、与地面垂直;推进磁极中各条形永磁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地面、充磁方向平行于地面;两列推进磁极分别对应双边的推进初级、与推进初级之间均具有气隙、且两列推进磁极的阻尼导体板均与气隙相邻;推进磁极为对称的左右两列、且沿动子运动方向N极、S极依次交替排列固定在撬车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