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糖鲜木薯果脯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36415.7 申请日: 2018-03-21
公开(公告)号: CN108432933A 公开(公告)日: 2018-08-24
发明(设计)人: 林立铭;张振文;徐缓;陈常女;羊贤月;王琴飞;余厚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G3/48 分类号: A23G3/48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陈欢
地址: 571737 ***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果脯 鲜木薯 低糖 柠檬酸 木薯块根 水浴处理 含糖量 薯条 糖液 干燥处理 护色硬化 健康食品 健康饮食 抗坏血酸 输出功率 停止加热 微波渗糖 有效抑制 蔗糖糖浆 整体品质 微波炉 放入 复配 褐变 配比 去皮 糖度 加热 制作 耗时 重复 配置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低糖鲜木薯果脯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取木薯块根去皮后切成条状制得薯条,经护色硬化、水浴处理,然后经渗糖处理,最后经水洗、干燥处理,得低糖鲜木薯果脯;所述渗糖操作:配置渗糖液:35~45%w/w蔗糖糖浆+0.15~0.25%w/w柠檬酸,将水浴处理后的薯条置于渗糖液中,放入微波炉中,输出功率为250~300w,加热30~35min,停止加热10~15min,重复3~4次。本发明制得的低糖鲜木薯果脯渗糖均匀、含糖量低,而且口感佳,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理念,属于健康食品范畴。采用抗坏血酸和柠檬酸优质配比进行复配处理,有效抑制木薯块根采后褐变;采用微波渗糖工艺,使产品渗糖均匀,大大减少产品含糖量,外形饱满,且耗时短、糖度低,较大提高了鲜木薯果脯整体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糖鲜木薯果脯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蜜饯是我国一种特色传统食品,是国内果蔬糖渍加工方法的起源。从加工方式来看,果脯也属于蜜饯的一种,在1972年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里的竹筒上,出现了枣脯的字样,充分证明了早在2000多年前已出现果脯加工技术。最初是以蜂蜜为糖液浸渍鲜果制成,直至唐朝后,才改用蔗糖进行糖制。后来逐渐发展为将新鲜果品放在糖液中熬煮、浓缩、脱水后进行长期保存。其主要工序是:将新鲜果品去皮-去核-糖液熬煮-干燥-包装,成品含水量在20%以下。果脯种类繁多,根据地理位置及饮食习惯,有南北之分,北方以甜酸为主,南方以咸甜为主;也可根据含糖量分为低糖和高糖两种。

大量的生产实践表明,新鲜果品采摘后未能及时处理而导致褐变,所产生的物质不仅难以消除,在影响外观的同时,产品原有营养成分或风味也将产生不良反应。因此,护色是果脯制作工艺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传统工艺中,常采用硫酸盐或亚硫酸盐进行护色处理,不仅能有效地抑制酚酶活性,延缓或阻止褐变发生,同时还具有抑菌杀菌功效。果脯含硫量越高,色泽越亮。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采用NaHSO3进行处理,护色效果较未处理的好。然而,在当今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代,硫化物处理后的氧化硫残留有可能诱导癌症的发生,使得人们“闻硫色变”。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食品领域工作者已倾向于采用无硫化合物处理研究其护色效果,如柠檬酸、抗坏血酸等已成为大多数果脯制作的理想护色剂。

渗糖是果脯制作的另一道关键工序。热浸泡渗糖法是早期的渗糖技术,也是民间最常用的一门方法。主要是利用高温将糖溶解煮开,再将备好的新鲜果片浸泡在其中即可。但由于果品种类的内部组织结构不同,糖液渗透效果未必理想,且反复加热也有可能会被破坏内部组织,影响产品的品质。近年来,真空渗糖、超声波渗糖、微波渗糖等新型技术的出现,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渗糖技术,其中微波渗糖由于渗糖时间短、效率高等优点,得到较多研究者的青睐。其原理是利用微波作用加热果蔬组织内部,使内部水分和气体迅速迁移和汽化排出外部,形成大量微孔通道,糖液得以迅速完成渗透。已有报道表明,雪莲果渗糖时间与切片厚度、微波功率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制作果脯时,需根据果品组织情况选择适宜方案。

木薯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块根作物,也是热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10亿人将其作为主要口粮,被FAO评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块根中淀粉、膳食纤维含量高,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低,非常符合当今现代人的健康饮食理念。

现行果脯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使用硫酸盐或亚硫酸盐进行护色处理,容易造成硫残留;(2)渗糖时间过长,糖度过高,不符合健康饮食观念。导致原因:(1)硫处理能有效抑制酶促和非酶促褐变,护色效果显著。但处理后的果脯硫酸盐或亚硫酸盐无法或难以彻底清除,危害人体健康。(2)渗糖是果脯制作的关键工艺,高浓度的糖液能对果脯起到防腐、保存作用,但长时高温、高糖,极易造成食物营养流失且对健康不利。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低糖鲜木薯果脯制作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