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识别碰撞事件的方法、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9818.7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6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殷建红;王保保;戴昌禹;周川;李宏;张云飞;陆龙;林少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翼卡车联网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8 | 分类号: | B60W30/08;B60W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朱阳波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识别 碰撞 事件 方法 存储 介质 车载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碰撞事件的方法、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方法包括:检测车辆上的传感器设备,并按照预设的周期获取传感器设备的性能参数;将获取的性能参数与实时采集的车辆运行数据进行算法训练,输出当前训练结果,并根据所述训练结果对碰撞识别算法进行调整;调用调整后的碰撞识算法对当前车辆进行检测识别,判断出碰撞事件是否发生。本发明通过检测车辆上的传感器设备,并根据传感器设备的性能参数自动调整碰撞识别算法,从而使得识别更加准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车辆上的传感器设备配置差异而导致碰撞事件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碰撞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识别碰撞事件的方法、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行驶的安全隐患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及时检测出车辆是否发生碰撞事件,目前最常见的汽车碰撞检测方法是通过OBD(On-BoardDiagnostic,车载诊断系统)、原车自身的传感器与车厂深度融合、ADAS(Advanced DriverAssistant System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面部图像识别、安全气囊以及通过车载终端的传感器与GPS结合来进行碰撞识别。
但是由于汽车的种类繁多,难以规范统一,并且不同的车载设备所集成的传感器、GPS芯片以及软硬件的配置各有差异,导致碰撞数据采集的能力不尽相同,同一套碰撞算法难以在所有的传感器设备上进行准确识别,这就使得碰撞算法的通用性大大的减弱,影响用户的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识别碰撞事件的方法、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车辆上的传感器设备配置差异而导致碰撞事件识别不准确,使得碰撞算法的通用性大大减弱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识别碰撞事件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车辆上的传感器设备,并按照预设的周期获取传感器设备的性能参数;
将获取的性能参数与实时采集的车辆运行数据进行算法训练,输出当前训练结果,并根据所述训练结果对碰撞识别算法进行调整;
调用调整后的碰撞识算法对当前车辆进行检测识别,判断出碰撞事件是否发生。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识别碰撞事件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车辆上的传感器设备,并按照预设的周期获取传感器设备的性能参数具体包括:
检测车辆上安装的各类传感器设备,并分别检测每一个传感器设备的性能是否完好;
分别获取每一个传感器设备的性能参数,并将所述性能参数保存。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识别碰撞事件的方法,其中,所述传感器设备包括:GPS设备、G-sensor设备以及陀螺仪传感器设备。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识别碰撞事件的方法,其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所述传感器设备的采样频率、采样时长以及采样精度。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识别碰撞事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将获取的性能参数与实时采集的车辆运行数据进行算法训练,输出当前训练结果,并根据所述训练结果对碰撞识别算法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实时采集车辆的运行数据,并从所述运行数据中选取样本数据;
将所述性能参数与样本数据进行算法训练,输出训练结果;
将所述训练结果与碰撞识别算法模型进行匹配,自动调整所述碰撞识别算法中的碰撞事件发生的触发条件以及碰撞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翼卡车联网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翼卡车联网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9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