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轧宽度动态前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2749.5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民;沈际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2 | 分类号: | B21B3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度 动态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粗轧宽度动态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宽度实绩及数据处理,粗轧完成某道次轧制后,实际测量到带钢全长数据宽度数据由L1发到L2,L2对于全长测量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判定数据是否有效,对于异常数据进行滤波处理;
S2、宽度实绩数据统计处理,计算带钢均值、方差,根据道次出口目标,计算带钢全长各点误差,判定带钢是否存在宽度不均问题;
S3、带钢全长宽度异常数据特征点搜索提取,理想宽度目标一般为矩形,根据目标值,将带钢分成前后两部分,分别搜索特征控制点;
S4、基于特征点的宽度实绩计算特征点对应位置的立辊压下量,利用牛顿弦截法迭代求得各个特征点立辊压下量;
S5、头、尾部特征数据计算新的补偿控制压下曲线与原正常立辊头、尾部短行程控制曲线合成新的宽度控制曲线,并将设定值下发到L1控制执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轧宽度动态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特征控制点分成4类,分别定义如下:
(1)分界点:带钢头部点、尾部点、头尾分界点;
(2)误差极值点:带钢前半部、后半部的误差极值点;
(3)由极值点沿带钢前后搜索带钢过到达零点(误差为0)的点;
(4)有极值点按照位置的中间插值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轧宽度动态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按照带钢位置信息、位置顺序、现场入口带钢前半部和后半部入口宽度特征数据,定义位置、宽度数据结构如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轧宽度动态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利用明星设定实现宽度的全长动态控制,其模型原理如下:
当侧压后平轧时,平轧后板材宽度Wf由以下三项组成:
Wf=We+dWs+dWb
式中:We为侧压后轧件宽度;dWs=f(We,h0,h1,T)为水平轧制后除鼓形回展外的轧件宽展,即水平宽展,模型细节略;式中h0,h1分别为水平轧制前后带钢的厚度;T为板坯温度;
dWb=f(Wo,We,h0,R)为水平轧制后的鼓形回展,即“狗骨”宽展,模型细节略;式中W0为侧压前宽度,We为测压后轧件宽度,R为水平轧辊半径;h0,hb,he分别为:测压前厚度,测压后狗骨厚度,测压后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粗轧宽度动态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根据入口宽度、水平辊出口目标宽度,计算立辊压下量,粗轧宽度非线性方程如下,
Wf=We+dWs+dWb
=W0-dw+f(We,h0,h1,T)+f(We,Wf,h0,R),
式中:dw为立辊测压量;令x=dw为立辊压下量,则非线性方程为
f(x)=W0-x+f(We,h0,h1,T)+f(We,Wf,h0,R)-WTarget
WTarget为立辊出口目标宽度;通过牛顿弦截法迭代求得立辊压下量W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粗轧宽度动态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利用牛顿弦截法迭代求得各个特征点立辊压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27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轧带钢生产线精轧机组节能模式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凹形压模及定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