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9296.9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6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J·伯克;D·克莱因汉斯;K-H·米勒;H·雷纳克;D·罗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B60G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帕***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孔 外套筒 橡胶金属 轴承组件 压入 轴承 金属 轴承容纳部 内周面 外周面 压配合 凹部 | ||
1.一种轴承组件(7),其包括带有轴承孔(2)的金属的轴承容纳部(1),橡胶金属轴承(8)被压入到轴承孔(2)中,其特征在于,在橡胶金属轴承(8)的金属的外套筒(9)的外周面(12)中形成至少一个凹部(4),并且所述橡胶金属轴承(8)以所述外套筒(9)利用重叠度至少为0.5mm的压配合压入到所述轴承孔(2),使得通过凹部(4)存在余隙。
2.一种轴承组件(7),其包括带有轴承孔(2)的金属的轴承容纳部(1),橡胶金属轴承(8)被压入到轴承孔(2)中,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孔(2)的内周面(3)中形成至少一个凹部(4),并且所述橡胶金属轴承(8)具有金属的外套筒(9),所述外套筒利用压配合被压入到轴承孔(2)中,使得通过凹部(4)存在余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容纳部(1)作为挤压成型件、尤其是由轻金属合金形成的挤压成型件制成,和/或所述橡胶金属轴承(8)在轴向方向(A)上构成为一体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该外套筒(9)由比所述轴承孔(2)的材料硬的材料形成,特别是外套筒(9)由钢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9)由铝材料或钢材料制成,所述外套筒(9)的材料比所述轴承容纳部(1)的材料软,使得外套筒(9)在压入轴承容纳部(1)时发生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沿周向环绕分布地形成多个凹部(4),优选在凹部(4)之间形成腹板(5),所述腹板(5)通过压配合塑性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凹部(4)沿轴承孔(2)的轴向方向(A)延伸,优选在轴承孔(2)或外套筒(9)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凹部(4)构成为在横截面中为洼地形状的凹坑,和/或凹部(4)构成为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轴承孔(2)的内周面(3)在轴向外侧上具有沿周向环绕的倾斜部、特别是倒角(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在凹部(4)之间形成腹板(5),在通过腹板(5)形成的外周面(12)与轴承孔(2)的内周面(3)之间形成压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腹板(5)形成的外周面(12)相对于没有凹部(4)的外周面(12)在面积上减小25%至30%。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9)的壁厚(W9)至少大于1mm,优选该壁厚在1mm和4mm之间、尤其是在1mm和3mm之间,其中在凹部(4)中的壁厚(W4)比所述外套筒(9)的壁厚(W9)至少小10%、优选20%、尤其是20%至5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在橡胶金属轴承(8)被压入的情况下,在外套筒(9)中在凹部(4)下方的壁中的内应力比在所述外套筒(9)的没有槽的壁中的内应力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92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