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防菌剂及其在防治灰霉病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49695.5 申请日: 2018-03-26
公开(公告)号: CN108203703B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发明(设计)人: 叶志坚;齐晔;周竞夫;朱锡杭;朱增湖 申请(专利权)人: 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6;C12N1/14;A01N63/32;A01N63/38;A01N63/27;A01P3/00;C12R1/645;C12R1/885;C12R1/38
代理公司: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代理人: 周松强
地址: 530000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防菌剂 及其 防治 灰霉病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防菌剂,其包括丝孢酵母、康氏木霉以及施氏假单胞菌。本发明生防菌剂可有效抑制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生长,环保无污染,不会产生抗性,有利于作物的无公害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防菌剂及其在防治灰霉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该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在实际病害防治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如药剂喷施,难以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单独熏棚,不能重点解决病叶、病果等病残体上或内部的病原菌。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出现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防治方法可分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药防治包括对种子进行灭菌处理、合理种植密度、控制合适湿度以及通风等;化学防治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对灰霉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喷洒化学药剂等手段,但是由于长期的使用化学药使得灰霉病菌对多种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我国多地区的田间和保护地栽培设施中的多种蔬菜上的灰霉病菌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抗药性,甚至有些地区的灰霉病对多菌灵等杀菌剂的抗性达到80%以上。寻求新的防治措施成为灰霉病防治的重中之重。生物防治措施作为一种新兴的防治措施,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安全、有效、持久的特点,特别是避免了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生物防治方法是采用微生物对灰霉进行杀灭,目前已经开始在农业上推广使用,比较常见的的是于发病前或初期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喷雾,兑水喷雾,每隔5-7天喷施一次,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灰霉病的发生。生物防治对病害防治效果好,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对病虫害的杀伤特异性强,不伤害天敌,有益生物,能保持生态平衡;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为天然产物易降解,可回归大自然,保证可持续发展。因此生物防治灰霉病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的拮抗微生物被筛选出来加以利用来对灰霉病进行防治。单一菌株往往存在防治效果低下、药效慢等缺陷,目前已经有多个生物农药公司开始研究复合微生物制剂。复合微生物制剂一般是指包括两种以上的微生物的制剂,选择复合微生物制剂中的菌株较为关键,也是难点;如果选择不慎,菌株之间反而会起到相互拮抗的反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复合微生物制剂种类少,菌株配伍难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防菌剂及其在防治灰霉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防菌剂,其包括丝孢酵母、康氏木霉以及施氏假单胞菌。

具体地,

所述生防菌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

1)将丝孢酵母划线接种在YPDA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单菌落;挑取单菌落接种到YPD液体培养基上培养,30℃培养24h,得到丝孢酵母种子液,待用;

2)将康氏木霉划线接种在PDA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单菌落;挑取单菌落接种到PDA液体培养基上培养,30℃、200rpm摇床培养36h,得到康氏木霉种子液,待用;

3)先将康氏木霉种子液按照10-15%的接种量接入到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6小时,然后将丝孢酵母种子液按照5-7%的接种量接入到发酵培养基,继续以30℃培养18小时,得到康氏木霉-丝孢酵母混合发酵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9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