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6树脂基复合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0997.4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7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兰彦顺;于爽;兰天;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彦顺 |
主分类号: | B29C70/50 | 分类号: | B29C70/50;B29C70/54;C08G6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6树脂 纤维布 制备 浸渍 复合纤维板 熔融混合物 聚合反应 增强体 浸润 己内酰胺阴离子 双组份混合物 超低粘度 复合板材 含量控制 混合物料 气泡问题 生产技术 双层钢带 同步运行 纤维板材 液态转变 基纤维 双组份 性状 压合 聚合 牵引 纤维 激发 融合 | ||
本发明涉及纤维板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尼龙6树脂基复合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纤维布为增强体,以双组份己内酰胺阴离子熔融混合物为浸润物,在双组份混合物开始聚合反应的激发聚合时段的时间内,利用混合物料超低粘度(10mpa.s)的性状完成对纤维布增强体的充分浸渍,浸渍后的纤维布在双层钢带的压合牵引下同步运行,同时,熔融混合物包裹着纤维布完成聚合反应,物态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实现尼龙6树脂对纤维的浸润融合,完成尼龙6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板材的制备。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对尼龙6树脂的含量控制精度准确,均匀,尼龙6树脂对纤维布浸渍充分,无干丝夹心、无气泡问题,制品性能优异,且能连续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板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尼龙6树脂基复合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尼龙6为基材,以玻璃纤维、碳纤维纤维、玄武岩纤维等为增强体生产制备的板材属于热塑型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高模量、耐腐蚀、良好的耐候性和抗老化的特性,广泛用于民用房屋楼房增强保温防火用板,水利水道,野外信号基站设备房屋板、船舶船体、工业耐腐蚀罐体、保温车厢、新能源汽车覆盖件轻量化、内饰件、电池盒,石油海上平台、隧道渗漏防护、高铁车厢地板、内饰,无人飞机、航空领域等。
然而,由于纤维布是由单股丝束作为经线和纬线由纺织机编织的,每单股丝束是由几千到几万支直径微米级纤维组成,纤维在张力的作用下排列紧密,且经线纬线相互叠加区域尤为紧密,这是树脂充分浸润包裹每支纤维的巨大屏障和障碍。传统的生产工艺是通过加热罐加热融化尼龙6,熔融状态的尼龙6由保温管道和输出喷胶泵供给涂布机,在常压保温状态浸润纤维布。由于熔融状态下的尼龙6具有较高的粘度(2000mPa.s以上)和表面张力,所以降低了对纤维的渗透浸润能力。同时,随着纤维布厚度的增加,树脂浸入经线与纬线的叠加部分会更加困难,直接采用熔融状态的尼龙6树脂仅仅可覆盖丝束表层,难以浸渍入纤维的每股丝束内里。尼龙6树脂涂覆在纤维布表面后,纤维布中气体无法突破树脂张力排出,制品纤维中包裹气泡气室,易造成纤维和树脂剥离,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经过以上综合分析,降低浸润液的粘度、提高渗透性,是对纤维布充分浸渍和排出制品中气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尼龙6树脂基复合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尼龙6树脂基复合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双组份浸润混合液
1A、将己内酰胺加入到反应釜A中,加热使己内酰胺融化,并向融化的己内酰胺中加入催化剂,加热到120℃-130℃时,对反应釜A抽真空排出水分至低于300ppm,形成稳定的己内酰胺阴离子后,通过反应釜A底部的送料泵输送至储胶罐A中;
1B、将等量的己内酰胺加入到反应釜B中,加热使己内酰胺融化,并向融化的己内酰胺中加入助催化剂,加热到120℃-130℃时,对反应釜B抽真空排出水分至低于300ppm,通过反应釜B底部的送料泵输送至储胶罐B中;
1C、通过储胶罐A底部出口上的定量泵将储胶罐A内的液体输送至混合泵;通过储胶罐B底部出口上的定量泵将储胶罐B内的液体输送至混合泵;储胶罐 A内的液体与储胶罐B内的液体按照1∶1的比例同步输送到混合泵内进行高速混合均匀搅拌,同步输出,即制得所述双组份浸润混合液;
2、将步骤1C制得的双组份浸润混合液送入浸胶室的定量喷涂机构,由定量喷涂机构对进入浸胶室的纤维布进行定量涂覆浸润;
3、经过浸润的纤维布在上下钢带双面压合、控温情况下运行,纤维布中浸渍的双组份浸润混合液快速聚合成尼龙6,同时由液态转变为固态,连续压合定型,即制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彦顺,未经兰彦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0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轴承复合材料桨叶模具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门板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