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品脱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4009.3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回车服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D06B23/14;D06B15/00;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液处理池 反应池 脱色 清水池 纺织品 纺织品脱色 药剂池 导管 预浸 废水 相通 残留 化学残留 曝气系统 循环利用 浸湿 沉降 悬浮物 循环泵 烘干 排出 废物 清水 污水 检测 | ||
1.一种纺织品脱色工艺,包括反应池(1)、清水池(2)、药剂池(3)、第一废液处理池(4)和第二废液处理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的注水口和投药口均通过导管分别与清水池(2)和药剂池(3)相通,所述反应池(1)的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均通过导管分别与第一废液处理池(4)和第二废液处理池(5)相通,所述反应池(1)的底部设有曝气系统(9),所述曝气系统(9)由两个曝气泵组成,所述第一废液处理池(4)的顶部分别通过两根导管与第一絮凝剂投放机(6)和第一循环泵(10)相通,所述第一循环泵(10)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清水池(2)相通,所述第一废液处理池(4)的底部通过导管与收集池A(7)相通,所述第二废水处理池(5)的顶部分别通过两根导管与第二絮凝剂投放机(12)和第二循环泵(11)相通,所述第二循环泵(11)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一废液处理池(4)的进水管道相通,所述第二废液处理池(5)的底部通过导管与收集池B(8)相通,并依次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一:预浸,将待脱色处理的纺织品投放到反应池内,并打开清水池(2)出水口处的阀门,将清水注入到反应池(1)内,30min后,打开第一排水口处的阀门,将反应池(1)内的污水排到第一废液处理池(4)内;
步骤二:脱色,打开药剂池(3)出药口处的阀门,将药剂投入到反应池(1)内,10min后,打开第二排水口处的阀门,将反应池(1)内的污水排到第二废液处理池(5)内;
步骤三:去残留,二次打开清水池(2)出水口处的阀门,将清水再次注入到反应池(1)内,30min后,打开第一排水口处的阀门,将反应池(1)内的污水排到第一废液处理池(4)内;
步骤四:出料、烘干及检测,将反应池(1)内经脱色处理的纺织品取出,并转移到烘干区烘干,烘干后的纺织品转移到检测区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对第一废液处理池(4)内的废水处理与循环,打开第一絮凝剂投放机(6),向第一废水处理池(4)内投入絮凝剂,使水中杂质进行沉降,沉降后的上层清夜通过第一循环泵(10)将其抽回到清水池(2)内,沉降的反应物通过管道排出到收集池A(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对第二废液处理池(5)内的废水处理与循环,打开第二絮凝剂投放机(12),向第二废水处理池(5)内投入絮凝剂,使水中杂质进行沉降,沉降后的上层清夜通过第二循环泵(11)将其抽回到第一废液处理池(4)内,沉降的反应物通过管道排出到收集池B(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曝气,打开曝气系统(9),向反应池(1)内持续通入氯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池(3)内的药液为次氯酸钠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液处理池(4)和第二废液处理池(5)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层,所述过滤网层由活性碳纤维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回车服装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回车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40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氨纶纱线染色的导料装置
- 下一篇:纺织设备用胶辊的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