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氮泵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6767.9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郎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岭陆平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郎叶龙;铁岭源士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1/08;F17D3/01;F17C7/04;B60P3/00 |
代理公司: | 铁岭天工专利商标事务所 21105 | 代理人: | 靳万清 |
地址: | 11261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氮 气化器 输入端 输入接头 换热器 输出端 调压 汽车底盘 输出管线 输出接头 液氮泵车 远传装置 氮气 安全隐患 温度显示 压力显示 柱塞泵 吹扫 内置 排空 后门 残留 铺设 输出 维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氮泵车,包括汽车底盘和装于汽车底盘上的箱体,箱体具有后门,箱体内置有气化器,还包括有液氮输入接头和液氮输出接头,液氮输入接头装于气化器的输入端,液氮输入接头与气化器的输入端之间还安装有柱塞泵;还包括有换热器和调压管路,所述气化器的输出端与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换热器的输出端与调压管路的输入端相连,调压管路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线与所述液氮输出接头相连,输出管线上设有温度显示远传装置和压力显示远传装置。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控制输出氮气的温度、压力,可以实现对新铺设或维修后的管线进行有效的吹扫,可以对管线内的空气进行更为有效的排空,杜绝因管线内残留有空气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作业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氮泵车。
背景技术
油田新铺设或维修过的天然气输气管线,均要使用氮气对管线进行吹扫,以排空管线内的空气,以避免在使用管线输送天然气等易燃气体时管线内混有空气发生燃烧爆炸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是采用液氮泵车来实施对管线进行吹扫排空的,液氮泵车,主要包括汽车底盘和装于汽车底盘上的箱体,箱体具有后门,箱体内置有气化器,还包括有液氮输入接头和液氮输出接头,液氮输入接头装于气化器的输入端,液氮输出接头装于气化器的输出端,使用时将液氮输入接头接入氮源,即可对新铺设管线或维修后的管线进行吹扫。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液氮泵车输出的氮气指标不可控,对管线吹扫排空效果较差,无法满足越来越规范的油田天然气施工作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出氮气的温度、压力指标可控,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吹扫、排空效果的液氮泵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液氮泵车,包括汽车底盘和装于汽车底盘上的箱体,箱体具有后门,箱体内置有气化器,还包括有液氮输入接头和液氮输出接头,液氮输入接头装于气化器的输入端,液氮输入接头与气化器的输入端之间还安装有柱塞泵;还包括有换热器和调压管路,所述气化器的输出端与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换热器的输出端与调压管路的输入端相连,调压管路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线与所述液氮输出接头相连,输出管线上设有温度显示远传装置和压力显示远传装置。
采用上述结构的液氮泵车,由于增设了柱塞泵、换热器、调压管路,并且输出管线上设有温度显示远传装置和压力显示远传装置,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控制输出氮气的温度、压力,可以实现对新铺设或维修后的管线进行有效的吹扫,可以对管线内的空气进行更为有效的排空,杜绝因管线内残留有空气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调压管路由并联的主输气管路和调压旁路构成,调压旁路具有调压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氮输入接头与柱塞泵之间的管线上装有质量流量计。
所述液氮输入接头与柱塞泵之间的管线上还装有含氧量检测装置。装有含氧量检测装置后,可以检测出氮源内是否含有氧气,可以避免接错氮源,确保本发明的安全可靠。
所述输出管线上还装有涡轮流量计,可以时时检测氮源用量。
所述换热器优选为空气加热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两侧装有卷帘门。装设卷帘门有利于本发明中箱体内设备的维修或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液氮泵车整车外装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液氮泵车整车内装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右视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岭陆平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郎叶龙;铁岭源士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铁岭陆平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郎叶龙;铁岭源士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6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