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7379.2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6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姜辉;李新慧;王钦鹏;刘军;赵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孙爱乔 |
地址: | 2661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钩缓冲器 螺纹杆 液压千斤顶 拆卸装置 卡板 拆卸 从板 缓冲装置 机车牵引 钩尾框 螺纹套 驱动 螺接 压缩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和设置在液压千斤顶的输出端的螺纹杆,螺纹杆上螺接有螺纹套,螺纹套上设置有卡板。对车钩缓冲器进行拆卸时,将卡板置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和钩尾框之间,液压千斤顶运动,驱动螺纹杆朝着靠近前从板的方向运动,当卡板与钩尾框抵靠,螺纹杆的另一端与前从板抵靠时,继续驱动液压千斤顶,螺纹杆与卡板继续产生相对运动,此时螺纹杆开始压缩车钩缓冲器,直至车钩缓冲器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中脱落。本发明提出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人就可完成车钩缓冲器的拆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维护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车钩缓冲装置是铁路车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机车车辆的安全与运行质量。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当机车车辆需要维护时,需要对车钩缓冲装置进行拆卸。其中,缓冲器的拆卸是整个车钩缓冲装置拆卸步骤中的重要工序之一。现有技术中,一般借助人力,用手动丝杠顶针的方法对缓冲器进行拆卸。这种拆卸方法耗时耗力,且压缩后的缓冲器常会突然脱落,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钩缓冲器拆卸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所述车钩缓冲器位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中,所述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包括驱动部和连接在所述驱动部的一端的伸缩部,所述伸缩部包括螺纹杆和螺接在所述螺纹杆上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一端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能够置于所述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和钩尾框之间,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部,所述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与所述车钩缓冲器的配置为当所述驱动部运动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螺纹杆朝着靠近所述前从板的方向运动,所述卡板与所述钩尾框抵靠,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从板抵靠,所述车钩缓冲器受力压缩从所述机车牵引缓冲装置中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靠近所述前从板的端部设置有前从板接触部。
进一步的,所述前从板接触部为柱状体,所述前从板接触部的端部沿垂直于所述前从板接触部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与所述钩尾框抵靠的部分为平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缓冲器拆卸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将所述卡板置于所述前从板和所述钩尾框之间,驱动所述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螺纹杆朝着靠近所述前从板的方向运动,所述卡板与所述钩尾框抵靠,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从板抵靠,所述车钩缓冲器受力压缩从所述机车牵引缓冲装置中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和设置在液压千斤顶的输出端的螺纹杆,螺纹杆上螺接有螺纹套,螺纹套上设置有卡板。对车钩缓冲器进行拆卸时,将卡板置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和钩尾框之间,液压千斤顶运动,驱动螺纹杆朝着靠近前从板的方向运动,当卡板与钩尾框抵靠,螺纹杆的另一端与前从板抵靠时,继续驱动液压千斤顶,螺纹杆与卡板继续产生相对运动,此时螺纹杆开始压缩车钩缓冲器,直至车钩缓冲器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中脱落。本发明提出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人就可完成车钩缓冲器的拆卸。而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4人及以上操作人员。按照每人每天可拆卸4台机车车辆的车钩缓冲装置来计算,使用本发明提出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可以减少工时360小时/月,降低成本3.6万元/月。此外,压缩后的车钩缓冲器受螺纹杆和卡板的限制,可有效避免突然脱落的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