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定量检测CHO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引物对及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59308.6 申请日: 2018-03-27
公开(公告)号: CN110305938B 公开(公告)日: 2023-02-17
发明(设计)人: 徐丽娟;袁婀娜;陶铜静;韩进 申请(专利权)人: 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51 分类号: C12Q1/6851;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代理人: 王为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定量 检测 cho 宿主 细胞 dna 残留 引物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定量检测CHO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引物对及检测方法,本发明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参与荧光定量PCR检测反应并检测生物制品中残留CHO细胞DNA。荧光定量PCR是通过荧光染料,对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并计算待测样品模板的初始浓度,其中,所述特异性引物对,正向引物序列见SEQ ID NO:15,反向引物序列见SEQ ID NO:1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定量检测CHO细胞(ChineseHamster Ovary,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残留量的引物对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CHO细胞为1957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Dr.Theodore T.Puck从一成年雌性仓鼠卵巢分离获得,为上皮贴壁型细胞,是生物工程上广泛使用的细胞系。该细胞具有不死性,可以传代百代以上,是生物工程上广泛使用的细胞。另外CH0细胞在基因工程使用中还有一个优点,该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一种非分泌型细胞,它本身很少分泌CHO内源蛋白,因此对目标蛋白分离纯化工作十分有利。可形成有活性的二聚体(如白介素2),具有糖基化的功能(如EPO),CHO为表达复杂生物大分子的理想宿主。CHO细胞已成为生物技术药物最重要的表达或生产系统,这种局面仍将持续并且其所占比例有逐年增大趋势。CHO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可广泛应用于抗体、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病毒疫苗等生物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

目前,生物制品中的重组蛋白药、抗体药、疫苗等产品是用连续传代的CHO细胞表达生产,虽然经过严格的纯化工艺,但产品中仍有可能残留宿主细胞CHO细胞的DNA片段。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残留DNA片段可能携带病毒或致癌基因,具有潜在致瘤和传染风险,因此各国药品监管部门对DNA杂质的限量要求非常严格。对于宿主细胞DNA残留量必须满足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药典、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及其他管理机构所制定的指导纲要。在重组药物质量标准中一般均对宿主细胞DNA残留量有具体规定,如每一人用剂量的DNA残留量不得高于100pg。在生产纯化制备过程中,DNA残留的检测就成为重要的控制要素。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UK)采用的宿主细胞为CHO细胞,因此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宿主细胞残留DNA片段的问题。

目前,国外对于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一般采用定量PCR(quantitativePCR,Q-PCR)技术、SYBRgreen染料法或探针标记法。国内检测一般采用《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附录IXB“外源性DNA残留量测定法”收录的2种方法—“DNA探针杂交法”和“荧光染色法”,但现有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低,消耗的原液样品量大,操作时间长,且此方法是半定量检测法,依肉眼判定结果,仅能判定DNA量是否小于100pg,而无法确切获得DNA含量的具体水平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制品中CHO细胞DNA残留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一种新的引物对。

本发明在于利用本发明的新的引物对参与荧光定量PCR检测反应并检测生物制品中残留CHO细胞DNA的方法。荧光定量PCR是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的探针,对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时在线监控反应过程,结合相应的软件可以对产物进行分析,计算待测样品模板的初始浓度。

其中所述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PCR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其中设计引物的原则为:

①引物长度:15-30bp,常用为20bp左右。

②引物扩增跨度:以200-500bp为宜,特定条件下可扩增长至10kb的片段。

③引物碱基:G+C含量以40-60%为宜,G+C太少扩增效果不佳,G+C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ATGC最好随机分布,避免5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93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