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速引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3975.1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1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祥模;史昕;袁娜;惠飞;侯俊;马峻岩;杨澜;吴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40/107 | 分类号: | B60W40/107;B60W30/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周春霞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速 引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速引导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车辆在不同探测区域行驶状态的变化,实时计算邻居车辆对目标车辆所产生的影响力,保证车辆在周围车辆的影响下能更加合理且安全的行驶。该方法综合运用周围车辆的行驶状况,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合理,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同时也能更加高效的调节驾驶环境,提高道路的通行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联网领域,涉及一种车速引导方法。
背景技术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广域网为基础,以各种传感器为辅助,实现车辆内部、车辆之间以及车辆和互联网之间的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以提高道路交通控制和道路交通安全的能力。
近年来,高速公路行车安全与拥堵问题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相当一部分事故原因由于速度过快造成,如何能够从技术手段上减少事故的发生成为研究热点问题。目前高速公路的路况信息同步方式主要依靠路况LED屏,导航或者广播,传统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有效的将当前环境及周围车辆信息同步给目标车辆,特别在极端天气(雨天、大雾、夜晚等)下路况及周围车辆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速引导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周围车辆的信息,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引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道路的通行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速引导方法,该方法用于获取目标车辆在时刻t下的速度,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频率为f时,将时刻t下目标车辆的有效通信区域S划分为碰撞检测区域S1、排斥区域S2和吸引区域S3,S1+S2+S3=S;同时,将目标车辆的有效通信区域S划分为前方探测区域S4、后方探测区域S5、左探测区域S6和右探测区域S7,S4+S5+S6+S7=S;
其中,有效通信区域S是以目标车辆的几何中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R为目标车辆中车载设备的通信半径;
碰撞检测区域S1是以目标车辆的几何中心为圆心,以R1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且R1=L/2,L为目标车辆的长度;
排斥区域S2是以目标车辆的几何中心为圆心,以R2为半径的圆形区域除去碰撞检测区域S1后形成的环形区域;
吸引区域S3为有效通信区域S除去碰撞检测区域S1和排斥区域S2后形成的环形区域;
前方探测区域S4是以目标车辆的几何中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目标车辆正前方左右两边各45°范围内形成的扇形区域;
后方探测区域S5是以目标车辆的几何中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目标车辆正后方左右两边各45°范围内形成的扇形区域;
左探测区域S6是有效通信区域内,前方探测区域S4的左边界和后方探测区域S5的左边界之间的扇形区域;
右探测区域S7是有效通信区域内,前方探测区域S4的右边界和后方探测区域S5的右边界之间的扇形区域;
步骤2,计算时刻t下目标车辆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3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