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钴分离的选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5177.2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巴红飞;段景文;王振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宝矿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02;B03D101/02;B03D101/00;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晓宇 |
地址: | 10005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钴 精矿 扫选 粗选精矿 混合粗选 混合精矿 铜精矿 钴精矿 选矿 精选 硫化铜精矿 硫化铜钴矿 有效地实现 混合浮选 精矿原料 矿物加工 冶金工艺 一次粗选 黄铁矿 硫化钴 粗选 浮选 含钴 矿浆 配浆 尾矿 | ||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铁矿含钴的硫化铜钴矿的铜钴分离选矿方法,包括:碎磨,配浆,铜钴混合浮选,将矿浆经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获得铜钴混合粗选精矿、扫选精矿和尾矿;铜钴混合粗选精矿经过三次精选,获得铜钴混合精矿;然后铜钴分离浮选:铜钴混合精矿经过一次铜钴分离粗选、两次铜钴分离扫选,获得铜钴分离粗选精矿和钴精矿;铜钴分离粗选精矿经过一次铜钴分离精选,获得铜精矿;本发明有效地实现铜精矿与钴精矿的分离,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为后续冶金工艺提供合适的硫化铜精矿和硫化钴精矿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铁矿含钴的硫化铜钴矿的铜钴分离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钴资源非常短缺,是对外依存度最高的有色金属之一,钴主要为铜、镍矿的伴生资源,据统计,50%的钴来源于镍的副产品,44%的钴来源于铜及其他金属的副产品,只有6%的钴来自于原生钴矿。我国钴金属主要来自进口的铜钴矿或氧化钴矿,因此铜钴分离技术成为了钴资源充分利用的关键。
浮选是选别硫化铜钴矿石的主要方式之一,常规的浮选工艺包括:1)混合浮选,即将铜矿物和钴矿物一起选别到混合精矿中,混合精矿作为最终产品或再进行铜钴矿物分离;2)优先浮选,即先浮选铜矿物再浮选钴矿物,最终分别得到铜精矿和钴精矿;3)离子浮选,即在浸出后的铜钴混合液中加入捕收剂,捕收剂与铜钴离子形成难溶物质,再利用难溶物质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选别出铜和钴。
刚果(金)部分中资企业已经具有成熟的硫化焙烧和湿法冶金生产线,硫化铜钴混合精矿在经过冶金工艺后获得金属铜板和钴粗产品,前者就地销售而后者需要运回国内深加工以便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冶金工艺在处理硫化铜钴混合精矿的过程中会造成铜钴回收率的损失。
刚果(金)某硫化铜钴矿是一座正在开发的矿山,位于沿刚果(金)与赞比亚过境线展布的卢菲利铜矿带,铜钴资源丰富。矿石中的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其次为辉铜矿、斑铜矿、铜蓝及少量的自然铜等;钴矿物主要为硫铜钴矿,其次钴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黄铁矿中,分布律达到45%以上。目前,选矿厂主要生产铜钴混合精矿,混合精矿需要运回国内深加工或就地粗加工后再运回国内处理,混合精矿铜钴品位均较低,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出现金属计价系数低、吨金属量运输成本高、回收率损失、冶金系统成本投入高等问题。
因此,寻求技术可行、经济高效的铜钴分离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刚果(金)某硫化铜钴矿矿山选矿厂主要生产铜钴混合精矿提供了一种硫化铜钴矿的铜钴分离选矿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钴分离的选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碎磨:
将原矿破碎、磨矿至0.074mm的质量百分比含量达到70%~85%;
步骤2配浆:
加水至矿浆中矿石含量保持在25wt%~35wt%;
步骤3铜钴混合浮选:
首先将步骤2的矿浆经过一次铜钴混合粗选、两次铜钴混合扫选,获得铜钴混合粗选精矿、铜钴混合扫选精矿和尾矿,然后将铜钴混合粗选精矿经过三次铜钴混合精选,获得铜钴混合精矿;
步骤4铜钴分离浮选:
首先将步骤3中得到的铜钴混合精矿经过一次铜钴分离粗选、两次铜钴分离扫选,获得铜钴分离粗选精矿和钴精矿,然后将铜钴分离粗选精矿经过一次铜钴分离精选,从而获得铜精矿;
步骤3中所述的一次铜钴混合粗选、两次铜钴混合扫选,其中所用药剂的添加顺序为:
首先添加硫氢化钠,用量按吨矿计为100~1000g/t,搅拌1~5分钟;
然后添加乙黄药,用量按吨矿计为10~100g/t,搅拌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宝矿产有限公司,未经万宝矿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5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