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回收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8284.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6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苗益坚;胡峥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3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回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实时监测当前车辆行驶方向上的交通标识信息;计算交通标识信息包含的标识物与当前车辆的相对信息;判断相对信息是否在预先设置的安全阈值范围内;如果是,向发动机系统发送停机信号,触发当前车辆进入滑行状态;如果否,向制动系统发送制动信号,以及,向能量回收系统发送激活信号,使当前车辆在制动状态下进行能量回收。本发明提供的能量回收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实现对混合动力车辆的减速和制动进行主动的干预控制,合理触发并控制混合动力系统车辆发动机停机滑行和制动能量回收功能,进而实现最佳的节油和能量回收效果,提高能量回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混合动力汽车的日益普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拥有量的也日益增多,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和续航问题已受到国内外汽车工程界的极大重视。为了保护环境及合理地利用资源,就必需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的资源消耗。通常,将混合动力汽车制动时损失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在混合动力汽车加速或上坡时再利用,可以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续航能力。
通常,对于一般的混合动力系统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可以进行发动机停机滑行,制动能量回收功能,但是,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回收功能的实现,需要依赖驾驶员的操作来触发执行。而不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差异较大,仅仅依靠驾驶员的操作来触发能量回收功能,会使车辆的节油减排效果很难达到最优效果,导致能量回收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和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能量回收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控制器,包括:实时监测当前车辆行驶方向上的交通标识信息,交通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交通信号灯标识信息、交通指示标志信息、障碍物信息和车辆信息;计算交通标识信息包含的标识物与当前车辆的相对信息,其中,相对信息包括相对距离信息和相对速度信息;判断相对信息是否在预先设置的安全阈值范围内;如果是,向发动机系统发送停机信号,触发当前车辆进入滑行状态;如果否,向制动系统发送制动信号,以及,向能量回收系统发送激活信号,使当前车辆在制动状态下进行能量回收。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实时监测当前车辆行驶方向上的交通标识信息的步骤包括:通过摄像头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当前车辆行驶方向上的图像信息;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有预先存储的交通标识信息的特征值;如果是,提取交通标识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计算交通标识信息包含的标识物与当前车辆的相对信息的步骤包括:当提取到交通标识信息后,通过高速雷达检测交通标识信息包含的标识物与当前车辆的相对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实时监测能量回收过程中,当前车辆的能量回收信号,其中,能量回收信号至少包括:电池的电量、电池温度及电机温度信号;当能量回收信号中任一信号超过预先设置的信号阈值时,停止能量回收的过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判断相对信息是否在预先设置的安全阈值范围内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向驾驶员播报判断结果的消息,并在车辆显示器上进行显示;或者,通过声音提示的方式,向驾驶员发出判断结果的消息,并在车辆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实时监测当前车辆的刹车踏板开度信号,当监测到刹车踏板开度信号,且,刹车踏板开度信号超过预先设置的开度阈值时,启动能量回收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8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