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品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9502.2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防;李洪;孙明;王亮;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4/20 | 分类号: | A23B4/20;A23B4/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品保鲜剂 制备 煎煮液 汁液 水产品 鱼腥草 保鲜 水产品保鲜 薄荷油 保鲜期 南瓜叶 漆姑草 山梨酸 食盐水 丝瓜叶 原有的 樟树叶 紫苏叶 艾叶 茅根 鲜度 皂角 生姜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保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产品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鲜方法。本发明的水产品保鲜剂由下列各组分制备而成:茅根、鱼腥草、紫苏叶、艾叶煎煮液、樟树叶粉、漆姑草、南瓜叶、丝瓜叶、生姜汁液、皂角汁液、苦谏皮煎煮液、薄荷油、山梨酸、0.3‑0.5%的食盐水。本发明的优点是能有效延长水产品的保鲜期,并最大限度地保持水产品原有的鲜度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品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动植物及其加工产品的统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粮食问题已日益严重,人类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而水产品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问题,而且可以作为优质的动物蛋白来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水产品具有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消费量日益增加。
水产品捕捞后,如不立即采取有效保鲜措施,很容易腐败变质,腐败变质的水产品不仅口感不好,难以卖出好的价格,而且误食腐败变质严重的水产品还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水产品的鲜度是其最主要的品质指标,是决定其价格的主要因素。目前,常用的水产品保鲜方法有盐藏保鲜、冰藏保鲜和冷却海水保鲜,盐藏保鲜是沿海渔民对海水鱼进行保鲜的传统方法,其保鲜原理是:利用食盐溶液的渗透脱水作用,使鱼体水分降低,通过破坏鱼体微生物和酶活力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湿度态参数(一般讲微生物菌体的生长繁殖所需水分为50%以上),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酶的活性,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冰藏保鲜是用天然冰或机制冰把新鲜渔获物的温度降至接近冰点但不冻结的一种保藏海产品的方法,它通常称冰鲜,是继盐藏保鲜之后被渔民普遍采用的保鲜渔获物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冷却海水保鲜是将渔获物浸渍在温度为0-1℃的冷海水中的一种保鲜的方法。盐藏保鲜虽然成本低廉,但水产品被腌制后细胞脱水,口感容易受到很大的影响;冰藏保鲜容易引起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冷却海水保鲜的缺点是鱼体吸取水分和盐分,使鱼体膨胀、鱼肉略咸,体表稍有变色,以及由于船身的摇动而使鱼体损伤和存在脱鳞现象。另外,海水产生的泡沫也造成污染,鱼体鲜度下降速度比同温度的冰藏鱼要快,加上冷却海水装置需一次性投资,船舱制作的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品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鲜方法,以有效延长水产品的保鲜期,并最大限度地保持水产品原有的鲜度和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品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茅根、鱼腥草、紫苏叶分别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然后按照1:3-4:3-4的重量比混匀,捣碎,取其混合物;
(2)将艾叶洗净,加入重量为艾叶重量的25倍的清水,文火煎煮,至剩余水量为初始水量的1/3左右,冷却至室温,过滤取煎煮液;
(3)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与步骤(2)所得的煎煮液按照1:12-15的重量比混匀,超声波震荡处理30分钟,再放振荡器中以100-150r/min的转速常温震荡24h;
(4)将樟树叶洗净,然后放在烘箱中于60℃温度条件下烘干,粉碎,得樟树叶粉;
(5)将漆姑草、南瓜叶、丝瓜叶分别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然后按照1:3-4:3-4的重量比混匀,捣碎,取其混合物;
(6)将生姜捣碎,并过滤取其汁液;
(7)将皂角捣碎,过滤取其汁液;
(8)取苦楝皮,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苦谏皮质量的20倍的清水,浸泡2-3小时,文火煎煮至液体量为初始液体量的1/3-1/2,过滤,得苦谏皮煎煮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9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