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准化魔芋食品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0197.9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0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万良菌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10 | 分类号: | A23L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11332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魔芋食品 标准化 装箱 方法设置 工作流程 离心脱水 生产模式 装袋作业 批量化 拌料 产能 透水 煮制 杀菌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准化魔芋食品的生产方法,包括配料作业、透水作业、煮制作业、离心脱水作业、拌料作业、装袋作业、杀菌作业、装箱作业等具体的工作流程。本发明方法设置合理,适用于大规模批量化的生产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易于执行,对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准化魔芋食品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芋(Amorphophallus konjac)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古代又称妖芋。自古以来魔芋就有“去肠砂”之称。是一种生长在海拔 250-2500米的山间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生长在疏林下,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抗癌防癌、延缓衰老、消肿、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为此,魔芋被称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
现有技术中,对于魔芋食品的开发与食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专利号为CN200910191553.9的《无异味魔芋豆腐制作方法》通过对生产工艺的改进,进而使得制作出来的魔芋豆腐不具有异味,并且其口感较佳;如专利号为 CN201010192436.7的《消除魔芋粉中生物碱的方法》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控制,进而获得一种低生物碱的魔芋粉,进而降低了魔芋中生物碱含量较高给人体带来的影响,提高了人们食用魔芋的安全性;再如专利号为CN201010545973.5的《一种雪魔芋休闲食品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对魔芋进行蒸煮成魔芋豆腐后,再将其置于冷冻库中进行冷冻处理,进而使得其形成一种网络结构的魔芋食品,并再将魔芋食品进行卤制风干后获得风味较好的雪魔芋,进而提高了食用魔芋的休闲度,拓展了魔芋食用领域。
由此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对于魔芋食用进而加工成魔芋食品的技术方案数不胜数,并且都能够为魔芋食品的口感、风味等等带来影响。基于此,本研究者将为魔芋食品提供另外一种制备工艺和口感,进而改善了魔芋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的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魔芋食品制作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型制作工艺,该工艺能够提高魔芋食品中的有益成分含量,并且能够丰富魔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而提高对人体的保健功效的魔芋食品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标准化魔芋食品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规定配方比例称取原料,按规定位置摆放好待用,并保持配料间的温度和湿度;
2)将原料缓慢倒入搅拌机内,计时膨化60min,搅拌完毕,将膨化后的原料进行精炼,将成型料放入配有石灰水的流水槽内蒸汽加热;
3)加热后物料在周转车内透水,每小时换一次水,换水3次, PH值要求为3.8-4.0;
4)将物料从从透水机内均匀的输送到煮制机内,待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开始煮制直至完全煮透;
5)把煮透的物料用漏勺捞至离心机内均匀摆放,离心脱水直至物料甩干;
6)将脱水后的物料和红油投入拌料机,充分混合后根据要求装袋封装;
7)将产品投入灭菌机,灭菌机的水温控制在95℃~98℃;
8)将灭菌后的产品放入白袋或纸盒内,然后轻放产品入箱并入库。
进一步,步骤(1)中配料间的温度≤16℃,湿度≤65℃。
进一步,步骤(2)所述的流水槽内水温控制在70℃~80℃,pH ≥10。
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透水过程中添加有柠檬酸。
进一步,步骤(4)煮制机中水体用柠檬酸调节pH为4.2~5.0。
进一步,步骤(5)离心中途停机20min,用板料钩翻拌物料,开机再次离心,直至物料甩干后停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万良菌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万良菌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01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糖紫薯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孜然味薯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