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保健品中苯二氮卓类物质的检测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0773.X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王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泰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保健品 中苯二氮卓类 物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疫胶体金检测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保健品中苯二氮卓类物质的检测卡,检测卡包括检测试纸条,检测试剂条从样品垫(1)开始依次为金标结合垫(2)、硝酸纤维素膜(3)、吸水垫(4),金标结合垫(2)为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抗苯二氮卓单克隆抗体的玻璃纤维垫片,硝酸纤维素膜(3)为设有检测线(5)和质控线(6)的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5)上包被有苯二氮卓‑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质控线(6)上包被有羊抗鼠IgG。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检测保健品中苯二氮卓类物质的检测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可避免使用复杂辨识剂或追迹缓冲液的麻烦,从而减少样品差异,提高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胶体金检测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检测保健品中苯二氮卓类物质的检测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二氮卓类药物属于第二代安眠镇静药,具有催眠、镇静、抗原厥等多种药理作用,在紧张而竞争激烈的社会,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苯二氮卓类药物是抗焦虑和失眠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不法分子常将苯二氮卓类药物非法添加到镇静催眠类保健食品中,标榜“纯中药制剂”欺骗广大消费者而谋取暴利。长期使用该药物可出现耐受性和依赖性,无论是一次滥用或长期使用都有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特别是与其它镇静剂混合使用时,中毒的可能性更大,苯二氮卓类药物已成为临床和刑事检验中常见的一类药物,在生物样品中此类药物的检验对法庭案件确定死因和寻找毒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苯二氮卓类的检测主要使用薄层色谱扫描、气相和液相色谱分析,这些方法不仅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对检材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进一步的提纯处理才能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检测速度慢、操作复杂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灵敏度高的检测保健品中苯二氮卓类物质的检测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检测保健品中苯二氮卓类物质的检测卡的制备方法,检测卡包括检测试纸条,检测试纸条的底层为底衬,底衬上依次粘贴有样品垫、金标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及吸水垫,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浓度为1%的氯金酸水溶液和浓度为1%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将装有100mL超纯水的圆底烧瓶置于油浴恒温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当水温达到95℃时加入2mL氯金酸水溶液,煮沸2min,再加入柠檬酸三钠水溶液,保持溶液沸腾10min,冷却至室温,制得粒径为28~32nm的胶体金颗粒溶液;
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的胶体金颗粒溶液中加入0.1mol/L碳酸钾水溶液,将胶体金颗粒溶液的pH调至8.2~8.5,室温搅拌12min,加入1mg苯二氮卓单克隆抗体,室温搅拌30min,加入25mL质量分数为10%的牛血清蛋白,室温搅拌30min后装入离心管,在温度为8℃,先在低转速为5000rpm下离心10min,之后在中转速8000rpm下离心20min,最后在转速为12000rpm下离心25min,弃上清液,留沉淀,沉淀中加入pH为8.2的缓冲液稀释至2mL,得到胶体金溶液,用胶体金溶液喷涂玻璃纤维垫片,制得金标结合垫;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同一转速下离心,因为不同直径胶体金所需的离心速度完全不同,离心速度过高或过低均不能完全除去未反应的蛋白质,采用分步离心的方法,起初选取较低的离心速度,使未反应的蛋白质穿出溶剂,之后再增加离心力,使未反应的蛋白质完全沉降出来。
步骤三,在湿度为45~65%下,用pH值为8.2、浓度为10mM的PBS溶液配制1mg/mL羊抗鼠多克隆抗体溶液及1mg/mL苯二氮卓-牛血清蛋白,将喷膜仪中分别装入已配制好的10mL苯二氮卓-牛血清蛋白和10mL羊抗鼠多克隆抗体溶液,开始喷膜,喷后的硝酸纤维素膜移入37℃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0h后取出,得到膜孔径为3~5μm的硝酸纤维素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泰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泰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07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