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导电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2803.0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强;程冲;袁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导电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包括:
铝轨,所述铝轨形成为C形以使所述铝轨的一侧形成有开口,所述铝轨的彼此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朝向远离所述铝轨的开口倾斜设置,且所述凹槽形成为楔形槽;
两个第一钢带,两个所述第一钢带一一对应配合在两个所述凹槽内;
第二钢带,所述第二钢带形成为C型钢带,且所述第二钢带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边,所述第二钢带扣压在所述铝轨的另一侧表面上,每个所述侧边朝向所述铝轨的所述一侧延伸至超过对应的所述凹槽的邻近所述铝轨的所述另一侧的侧壁,两个所述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钢带搭接焊接;
所述铝轨内限定出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壁面上形成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槽之间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槽之间形成散热片;
所述散热片和所述散热槽均形成为楔形结构,所述散热片的高度为D,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的固定端之间的间隔为d,所述散热槽的楔形角为γ,所述D、d和γ分别满足:D≥5mm、d≥2mm、γ≥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铝轨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表面的倾斜角度为α1,所述α1满足:5°≤α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楔形角为α2,所述α2满足:α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带与所述凹槽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一钢带的第一端朝向彼此设置且所述第一钢带的所述第一端的厚度为t1,所述第一钢带的第二端的厚度为t2,所述第一钢带的宽度为h,所述第一钢带的楔形角为β,所述t1、t2、h和β分别满足:2mm≤t1<t2、h≥1.5*t2、β≥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所述壁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δ,所述δ满足:5°≤δ≤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上,所述侧边的高度为h1、所述铝轨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为h2,所述h1、h2满足:h1-h2≥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与对应所述第一钢带之间的焊缝厚度为t,所述t满足:2mm≤t≤4mm。
9.一种复合导电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导电轨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导电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所述铝轨整体挤压成型,所述第二钢带整体冷弯成型;
S20:去除所述铝轨的上表面的氧化层,并将所述第二钢带的下表面进行粗化处理;
S30:两个所述第一钢带一一对应配合在两个所述凹槽内,将所述第二钢带扣合在所述铝轨上并使所述铝轨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钢带的所述下表面紧密贴合;
S40:保持所述铝轨和所述第二钢带之间的压紧状态,将所述第一钢带和与其对应的所述侧边焊接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复合导电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铝轨的所述上表面用钢刷去除所述氧化层,或者对所述铝轨的所述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以去除所述氧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8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装置
- 下一篇:模块化车辆座椅插入件、模块化座椅系统和模块化座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