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导电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2803.0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强;程冲;袁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导电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导电轨及其制造方法,复合导电轨包括:铝轨,铝轨形成为C形以使铝轨的一侧形成有开口,铝轨的彼此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凹槽,凹槽沿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朝向远离铝轨的开口倾斜设置,且凹槽形成为楔形槽;两个第一钢带,两个第一钢带一一对应配合在两个凹槽内;第二钢带,第二钢带形成为C型钢带,且第二钢带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边,第二钢带扣压在铝轨的另一侧表面上,每个侧边朝向铝轨的一侧伸至超过对应的凹槽的邻近铝轨的一侧的侧壁,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第一钢带搭接焊接。根据本发明的复合导电轨,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导电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跨座式单轨列车和中低速磁浮列车受流系统中的导电轨,主要是C型钢铝复合导电轨和工字型钢铝复合导电轨,相比于工字型钢铝复合导电轨,C型钢铝复合导电轨更轻便、散热性好、导电率更高,且C型钢铝复合导电轨的内部不易发生开裂等。
相关技术中,C型钢铝复合导电轨的复合面为形状复杂的曲面,需要通过铝轨的塑性变形嵌入到钢带的凹窝中进行复合,工艺比较复杂、生产难度较大,而且复合后、铝轨的与钢带嵌合处的残余应力较大,导致复合导电轨的尺寸稳定性差,且伴随有冷作硬化的现象、使得嵌合处的铝轨变脆。因此,这种C型钢铝复合导电轨一般需要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内应力、软化组织,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导电轨,所述复合导电轨的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性能稳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复合导电轨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复合导电轨,包括:铝轨,所述铝轨形成为C形以使所述铝轨的一侧形成有开口,所述铝轨的彼此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朝向远离所述铝轨的开口倾斜设置,且所述凹槽形成为楔形槽;两个第一钢带,两个所述第一钢带一一对应配合在两个所述凹槽内;第二钢带,所述第二钢带形成为C型钢带,且所述第二钢带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边,所述第二钢带扣压在所述铝轨的另一侧表面上,每个所述侧边朝向所述铝轨的所述一侧延伸至超过对应的所述凹槽的邻近所述铝轨的所述一侧的侧壁,两个所述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钢带搭接焊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导电轨,复合导电轨的截面形状简单,铝轨与第二钢带复合时、铝轨不会发生塑性变形,简化了复合导电轨的加工工艺,减小了复合导电轨的复合压力,方便了复合导电轨的加工、降低了复合导电轨的成本;通过将侧边分别与对应第一钢带搭接焊接,可以避免在焊接时、直接与铝轨接触,从而起到保护铝轨的作用,同时保证了焊缝的质量;同时侧边与对应第一钢带之间的角焊缝在冷却过程中、其焊接热应力具有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分量,可以增加第二钢带与铝轨之间的包覆力,从而角焊缝完成冷却后、第二钢带与铝轨之间结合得更加紧密,使得复合导电轨具有良好的使用可靠性,保证了复合导电轨的结构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铝轨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表面的倾斜角度为α1,所述α1满足:5°≤α1≤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的楔形角为α2,所述α2满足:α2≥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钢带与所述凹槽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一钢带的第一端朝向彼此设置且所述第一钢带的所述第一端的厚度为t1,所述第一钢带的第二端的厚度为t2,所述第一钢带的宽度为h,所述第一钢带的楔形角为β,所述t1、t2、h和β分别满足:2mm≤t1<t2、h≥1.5*t2、β≥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装置
- 下一篇:模块化车辆座椅插入件、模块化座椅系统和模块化座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