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魔芋脱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4898.X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0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邵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茂顺农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441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鲜魔芋 切片 魔芋 脱毒 去除 保护色 打浆 氮气保护 氧气接触 真空环境 腥味 研磨 生物碱 食用碱 调料 成浆 加水 味素 蒸煮 固化 浸泡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魔芋脱毒方法,通过将鲜魔芋在氮气保护下去皮、在真空环境下切片、将切片浸泡在保护色液中,避免其表面的霉与氧气接触,颜色变深;通过将切片加水研磨成浆、加入食用碱、固化、蒸煮、冷却,完全去除生物碱中的麻味素;再通过加入去腥调料进行二次打浆,去除魔芋中的腥味,使得魔芋具有更好的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魔芋的加工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鲜魔芋的脱毒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又称“鬼芋”,中医称“蛇六谷”,其性味辛寒,有毒。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中南、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省份均有大量野生分布和人工种植,其资源非常丰富。近年研究表明:魔芋富含多种氨基酸,块茎的粗蛋白质含量为9.7%,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8%,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5%。块茎中还含有镁、铁、钙、钾、钠、锰、铜等微量元素。新鲜的魔芋里含麻味素,味道比较苦涩,人食用容易引起腹气,头痛,口腔发肿等不良反应,传统的魔芋加工是把魔芋做成粉,脱毒方法是用一种带硫磺的煤,高含量的二氧化硫进行以毒攻毒,把魔芋的麻味素进行分解,此方法使魔芋成份里有二氧化硫的残留物,对人体有害,熏干过程中,煤的用量太大且产生废气,对环境产生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鲜魔芋脱毒方法,不仅能有效去除魔芋中的麻味素,还能避免其中残留二氧化硫,同时还能去除魔芋中的腥味,使其具有很好的口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鲜魔芋脱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鲜魔芋洗净,在氮气保护下用去皮机去皮;
(2)去皮魔芋与水重量比为1:5混合后,研磨成浆,再通过10-20目筛分离浆渣,取液得到魔芋浆;
(3)向上述魔芋浆中再加入2%-3%的食用碱,将pH值调到11;
(4)静置待魔芋浆固化,把固化的魔芋浆割成块状;
(5)100℃蒸煮1h,在10℃的水中冷却;
(6)将上述块状的魔芋加入去腥调料进行二次打浆。
进一步限定,所述去腥调料按去皮魔芋重量百分比包括2%的鸡蛋液和2%的中药汁。
进一步限定,所述中药汁为红枣、生姜、当归、五味子加水煎熬成的汁。
进一步限定,步骤(4)中,静置时间为3-5h。
进一步限定,在步骤(2)进行研磨成浆之前,将去皮魔芋在真空环境下切片,并将切片浸泡在保护色液中浸泡30min-60min,然后过滤。
进一步限定,所述保护色液由5%-15%的柠檬酸、1%-5%的氯化钠、水组成。
进一步限定,步骤(5)冷却过程中,每隔2h换一次10℃的水,连续更换三次。
有益效果:
鲜魔芋在去氮气保护下去皮、在真空环境下切片、将切片浸泡在保护色液中,均是为了避免魔芋内的霉与氧气接触,使得魔芋表面颜色加深;
将魔芋切片进行研磨成浆,使得浆粒更细,能使食用碱与魔芋中的生物碱充分接触,再通过蒸煮,使得魔芋里的麻味素从魔芋所含的生物碱中分离,在食用碱的作用下,对麻味素进行分解;
加入鸡蛋液和中药汁对蒸煮好后的魔芋进行二次打浆,去除魔芋的腥味,调解魔芋的口味,即可加工成型各种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一种鲜魔芋脱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茂顺农产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茂顺农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4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罗汉果紫薯果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苦味抑制剂